何福仁最近出版新詩集《愛在瘟疫時》,以瘟疫為主題,是名副其實的「時宜」。既是詩,也是散文,亦是當下時代的註腳。詩集後記並未發表過,其中提到人類文明與瘟疫其實一直並存,而且「它比人聰明,狡黠,肯學習,會演進」,改寫人類的歷史和發展。 (閱讀更多)
作為九十年代日本新鋭導演之一,岩井俊二的經典作《青春電幻物語》可謂文青電影的代表,但失.逃則提到岩井俊二的電影美學,其實亦受啟發於市川崑、周防正行、黑澤清和鹽田明彥等上一代日本導演。 (閱讀更多)
現代人較少寫信,逐漸變得「唔識規矩」,寫一封信,最難莫過於「抬頭」應該用何措辭,有時弄巧反拙,不夠得體之餘,反面失禮。陳煒舜則對「抬頭」詳細考究,原來「台啟」與「敬啟」,意義差天共地。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