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 | by 蘇麗真 | 2022-09-14

張婉雯像貓。像她家十九歲半的老唐貓,自我、獨立的表皮下,其實驚驚青青,有點怕人,「不過癲起上來都會抓人!」見文如見人,令人記起許迪鏘為她的小說集《微塵記》寫的序:「張婉雯人如其名的溫婉,文中冷不防來一記潑悍。」在她最新出版的散文集《參差杪》,見盡作家自省,有中大生活的閑話,有理想主義的失諸交臂,也有時代創傷和失語。文章寫作年期橫跨九十年代至今,篇幅長短不一,如一棵參天大樹的枝葉末節,從不同的方向伸向廣闊的天空,令人聯想到《莊子》之語,文學就是她的無何有之鄉,讓她領受無用之勇。 (閱讀更多)

【無形.某種通行證】在陰影覆蓋下,走過虛妄與窄路 —— 訪余婉蘭

專訪 | by 紅眼 | 2022-08-19

余婉蘭的第二部作品《島之肉》,像封面那顆以羽毛、樹木與人臉縫起來的心臟,把零散的血肉結集成詩,詩句之中總帶著一些佛學殘影,如思考愛情幻象,輪迥,痛苦與執迷的無明,基督教的聖潔、罪性等。沒有某種堅定信仰的人,幾乎無法在這樣的時代裡繼續寫作,余婉蘭自言不是揚起抗爭旗幟的詩人,因此,無論寫作還是信仰,都是她生命中難以擺脫的考驗。「你知道有些傷口永遠不會癒合,會在作品不時閃跳這些很深的傷口,你嘗試透過書寫去望清楚,但更多時候是別過臉,有時是不夠勇氣,也沒有思考清楚。」 (閱讀更多)

【無形・書來也書去】趁在生之年,好好照顧舊書——訪「老總書房」鄭明仁

專訪 | by 黃思朗 | 2022-07-21

對資深傳媒人鄭明仁來說,讀書與藏書的興趣早已融入生活,家裡藏書更多得要另置單位擺放,年前自辦「老總書房」的他,書房,除了想在這個隱秘角落以書會友外,亦因他見盡買賣舊書背後的悲歡離合,明白要趁自己在生仍有餘力時,將手頭上的豐富藏書妥善處理,讓古書珍藏得以一代傳一代。 (閱讀更多)

故鄉或異地,變幻裡安心定志 訪《案內人Hongkongshima》胡境陽、李穎蕾

專訪 | by 馮曉彤 | 2022-07-24

前進進戲劇工作坊的最新製作《案內人Hongkongshima》,即將於牛棚劇場上演,導演胡境陽與李穎蕾其中一個想探討的問題,是一道手機屏幕,會阻隔觀者與被觀者,抑或可把兩個各異的人連繫?在地圖上來來回回,反覆對比香港與日本之間,港人在何處生活,才可感到舒適與熟悉? (閱讀更多)

訪《羅密歐與茱麗葉》鄧灝威、董朗生、鄧天心、林堅信——不要被莎士比亞的文字框死自己

專訪 | by 黃思朗 | 2022-07-16

莎士比亞名著《羅密歐與茱麗葉》曾多次被改編,鄧樹榮戲劇工作室是次呈獻「香港國際莎劇表演交流」,來自西班牙的劇團Project Ingenu提供內容,再由本地團隊排練搬演,以玩味十足的輕鬆方式,與觀眾講述這個故事,參與此劇的團隊分享他們翻譯文本以及綵排點滴,並將如何以新穎方式重新演繹經典莎劇。 (閱讀更多)

《離魂暗逐》「人機戀」揚威康城獨立電影節 —— 訪導演陳偉武

專訪 | by 紅眼 | 2022-06-27

由陳偉武自編自導,談善言、廖子妤、岑珈其、陳凱詠等主演的科幻短片《離魂暗逐》最近揚威康城獨立短片大獎,談善言更奪得最佳女演員。電影承接了中國古代民間小說《離魂記》所探討的「靈肉二分」之說,再透過「人機戀」的科幻世界觀,重新探問靈與肉、愛與慾的多元可能。近年香港電影作品數量大減,但陳偉武深信,浴火重生,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而今次電影獲獎,正是得來不易的一番鼓勵。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菩提在世間

書評 | by 亞C | 2025-08-26

周先陌詩作〈閨房〉的爆紅與爭議

其他 | by 嚕嚕米 | 2025-09-02

編輯推介

談《浮間舟渡》 ──筆訪曾詠聰

專訪 | by 李浩榮 | 2025-09-09

就在房間,能看到嗎

小說 | by 黑麥 | 2025-09-06

《離亂經》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9-05

白魚

小說 | by 胡果 | 2025-09-05

義大利時尚之王Giorgio Armani離世,享壽91歲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9-05

看貓(二)

散文 | by 雙雙 | 2025-09-03

大治曆

散文 | by 跂之 | 2025-08-29

【字遊行·巴黎】Windows

字遊行 | by 孔銘隆 | 2025-08-29

《不赦之罪》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