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名為新,很自然就想起二十年前的《喜劇之王》。文本有新舊,因有互文的樂趣。如夢等於尹天仇?這麼想當然矣地比較,顯然很有問題。或許,這不一定是只換了演員的新版《喜劇之王》,而是《新喜劇之王》。其名為新,故嘗試論其與舊之別。以下為了避免誤會,如非特別指明,多指戲中角色,而不是演員本身。論的是如夢,不是鄂靖文;是尹天仇,不是周星馳;是馬可,不是王寶強。(張全蛋是例外,這名字太魔性,遠比查理有特色。)
誠然,兩個文本都跟「不遇」有關,但是否同為「懷才不遇」,則不一定。正如不少影評指出,尹天仇在電影中有自己的戲劇理論追求,儘管他不遇,但仍算懷才。尹天仇懂得做戲,但如夢呢?在《喜劇之王》中,尹天仇沉淪下位,但文本情節多次提示這個角色懂得做戲。他教柳飄飄如何淚水汪汪,故作可憐;又教田雞(我忘了他的角色名)扮痛「碰瓷」;都有達到令人「誤以為真」的效果。甚至在電影最後那場外賣仔的臥底戲中,即使槍林彈雨,也做好了劇本預設的演出。所以尹天仇並非不懂得做戲,而他又在戲中屢屢碰壁,找不到演出機會,故可以說「懷才不遇」。那麼,如夢呢?沒錯,正如馬可所說,如夢在戲中的確很努力,亦如尹天仇一樣,處處求演出機會,但又不如人意。細想一下,如夢是真懂做戲?在她知道被張全蛋欺騙感情之前,文本沒有多少證據顯示她懂做戲。電影一開頭,鏡頭帶過那段不太整齊的大媽舞後,如夢才拿著那本殘舊而塞滿提示紙條的《演員的自我修養》。這段劇情只顯示她和尹天仇一樣沉迷鑽研戲劇表演,但未足證明她就真的懂得做戲。隨後車禍那場戲,如夢在被撞老人身旁,不斷表示老人表演失真,痛感不是她理解的那樣表演。然而,救護車的到來,和老人流血昏迷的情節,卻「打臉」(編按︰自我矛盾之意)了如夢的理論。這段戲,似乎暗示了如夢並不太懂做戲,她很努力是沒有錯,但努力不代表有才。如夢唯一一次讓人信以為真的演出,是「嚇尿」馬可那段情節。不過,馬可為甚麼要被人「以鬼相嚇」?在電影情節上,是他不懂得做驚嚇表情,導演才安排如夢扮鬼,讓馬可真正感到恐懼,如此才能完成電影要求的情緒。馬可是被騙的,如夢也是被騙的。如夢以為自己的角色是馬可的粉絲,要求演出見到偶像時的熱情高漲。所以如夢的演出,事先並不知道自己在演鬼。參考上述她分析老人撞車的情節,不難推論,如夢如果真的知道自己在演鬼,效果反而沒有那麼好,因為她不真的太懂得如何演習。
電影中,除了李洋之外,如夢的演出,沒有得到其他人的認可。而李洋,不是專業的演員,他只是把演習當興趣的富二代。他也喜歡演習,但也是業餘。可能根據戲劇理論,不應該出現無關情節發展的脈絡,但在文本敍事上,如夢和李洋那條線索,真的和文本敍事無關嗎?這裡關於文本如何收結和轉折的問題。如夢生活面臨不少財政壓力,但她依舊選擇捱下去,其中一個目的是對理想的追尋。在理想尚未破滅前,如夢不介意有錢無錢,她在意有沒有演出機會。李洋固然可以為如夢給予「救贖」,但李洋的「救贖」是錢財,如夢的理想是演出。所以如夢在這裡拒絕了「救贖」,繼續她那飛蛾撲火式的追尋。反過來說,如果如夢接受,電影可以在這裡就收結了,但可以收結卻不收結,「救贖」不在錢財,而在理想。所以如夢在片場被罵道:「你懂做戲就不用在這裡跑龍套」,可能這不是其他人不理解又或者不懂欣賞,是如夢的演出,真的沒有太多出彩的地方。
從被騙到扮演騙子 如夢的自我覺悟
電影的轉折在甚麼地方?被騙!其實如夢的男朋友,比如夢更懂做戲。張全蛋在戲中是「合約男友」,因工作需要,必須每天都在不斷地演習。而時常鑽研戲路的如夢,反而看不出張全蛋是做戲的騙子。在她受盡屈辱,回到家中,張全蛋唱起那首《分分鐘需要你》時,又成了如夢活著的最後憑藉,如夢甚至會放棄演戲,甘為侍應,也是為了張全蛋聲稱的「發達大計」。張全蛋戲路之真,如夢入戲之深,反而顯示她男朋友,比她更懂做戲。
後來如夢參加電影選秀,前面各種才華表演一無足觀,直到角色扮演一環,她選擇了扮演「騙子」。而那場戲,正是她在雨中得知張全蛋所作所為的經歷。那一刻,如夢懂得如何演一個被騙的人,因為她就是被騙的人。她也懂得如何演一個騙子,因為她就是被那個騙子所騙的人。如夢戲路得到昇華,全因她終於懂得自現實世界中取材體驗。不再只是他人的理論和他人的情緒(她拿手機拍老爺子發怒的情節?)。於是她終於得到了評判的認同,打開那扇明光四溢的大門。電影也在這一刻收結,因為救贖終於到來。而關鍵人物,是如夢的自我覺悟。如此不難理解為何李洋那條線,可以收結而不收結。
電影拍得很趕,出於實際原因,草草收結,令人有「成功來得太突然」的感覺。誠然亦然,就實際層面來看,筆者並不反對。但就文本來看,電影收結於如夢終於懂得做戲的情節,也並非毫無道理。影片最後她會成功,也是因為在那一刻,她才開始懂得做戲。理想來看(只是理想),「開始懂得」,才有成功可能。
我不認為《新喜劇之王》比舊作好,新作其他問題不少,演員的演出就很尷尬,可能是配音跟不上口型吧。我全程沒有細看演員的表演,除了老爺子。他是真的演得好,就算是配音,也不覺得他的演出尷尬。在情節上,我覺得如夢最後那場自我救贖的情節,在演被騙的人一環,其實可以重播之前她得知被張全蛋騙了的畫面。而不用拍一段怒氣全發的新情節。當然,如此可能有「拖台錢」的嫌疑,所以新拍一段,也沒有太大的不妥。
至於如夢是否已死,在此先不討論。因為這篇文,大約在半個月前看完電影就想寫出來,但因為要做論文資料搜集,拖遝良久,在觀影記憶已經模糊的情況下才寫完,當中有幾個細節已經記不太清楚了(是以我苦於不能蹭熱度),所以對此話題,只能權且不論。不過總體來說,《新喜劇之王》還是有可觀之處(儘管不多),跟舊作比,也不完全是「炒冷飯」,雖然新作完全比不上舊作。
(編按︰小題為編輯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