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超人時代

散文 | by  黃戈 | 2025-04-08

今日返查《超人迪加》的播映時間,日本是1996年,TVB粵語配音版是1998年,但90年代,我其實沒有什麼時間觀念,雖然97香港回歸、99澳門回歸,幼兒園確實各放一天假,只不過尚未意識數字所指,正如某日黃昏,電單車上,老豆叫我講:「我今年四歲」,我就照著複讀一次,不考年份與歲數的意義,屬於另一種「今夕是何年」。都講8、90後是「千禧世代」,其他人我不清楚,反正我是2000年之後,才逐漸有年份的記憶。


既然吳廣得是吳廣得,超人的主題曲就是〈超人的主題曲〉。此曲填詞的是黃偉文,演唱的是陳奕迅,原來這麼早就聽過他們的詞和聲。我對TVB版本沒有很深刻,主題曲也沒有聽過很多次。以前廣東省可以收到香港電視台的訊號,可惜那鄉下小城,訊號斷斷續續,開電視玩成開福袋,運氣好可以看完一集,運氣不好,主題曲的前奏就已經無曬畫面,好在大結局是有完整看完。播映完畢之後,《超人迪加》好快有碟賣。某日路過店鋪,架上放著四盒光碟,一盒一碟,一碟兩集。同樣都是粵語,但這不是TVB的版本,是愛子動畫另外配音,「超人迪加」也變成「超人Tiga」。每次播碟,主題曲用回日文原版的〈take me higher〉。店鋪返貨,買完一隻又一隻,斷斷續續,最後幾乎有整套光碟,幾乎,我記得沒有看過〈永遠的生命〉、〈少女消失的城市〉、〈來自月球的逃亡者〉這幾集,總數應該缺了六集、三碟,但總集數是五十二集,〈take me higher〉無意之中就聽了幾十次,遠遠多過〈超人的主題曲〉,刻在童年裡的,是前者不是後者。這首歌演唱的是已經解散的V6,超人Tiga人間體的演員長野博就是成員之一,所以也是很早就聽過「醍醐」本人而非配音的聲線,但不要說日文,當時連那是日文都不知道。深刻的聽不懂;聽懂的不深刻。


第一集是〈光的繼承者〉,不在架上,買到的是烏鴉人那集〈人類採集〉。因為有兩集關係,當時盒上設計,五十二集都除二顯示,例如大結局那盒顯示「26」;烏鴉人顯示「7」,實際上這盒是第十三集〈採取人類〉、十四集〈被釋放的獵物〉。烏鴉人不是第一集,是第一次看的集,第一次看的集總是錯覺成第一集。眾所週知,超人Tiga有三種顏色:紅紫相間的複合型、紅色強力型、紫色空中型,黑色和閃耀型另計。第一集初次登場,所以就演齊三種顏色,然後第二集透過凌思理解釋三種顏色的能力;巧合的是,〈採集人類〉也是少數有三種顏色的集數,變身是複合型,中間變紅色破牆,尾聲變紫色追上烏鴉人飛船。都是第一集,都是三種顏色,不用分得那麼細。而另一種錯覺,就是我一度以為超人Tiga有四種顏色,光線、色澤、角度差異,紫色有時會看起來像藍色,然後老豆又亂講解,說藍色靈活,紫色好打得。其實凌思理的話就擺在那裡,錯覺不一定會因為正確的資訊而消除。老豆當時應該就快三十歲,還是已經三十歲?反正我現在超過他當時的年紀了,我至少比老豆大一歲。


雖然每集都有特定主題,但神性與人性,一直是整部劇的關鍵思辨,很多人都講過。早在第一、二集,醍醐質問尤加利(空耳,聽不清的都標「空耳」),既然超古代文明有這麼多光之巨人,那為什麼無法避免滅亡的命運?尤加利回答,超人只是光,無法干預人類的選擇,即使人類沉淪墮落,自取滅亡。醍醐就不同,喚醒巨人的方法,是將醍醐變成光,但醍醐是光,也是人,身上同時具備神性和人性,光無法幫人類選擇,人類可以幫自己選擇。第四十五集,超古代植物基寂蘭(空耳)重現人世,致幻的花粉,令全世界人類,包括guts隊員,都陷入無盡狂歡,就算艱難抽離,殘餘的心癮還是讓他們萎靡不振,霍立一表示:「如果我地人類真係要面對滅亡呢個危機嘅話,係咪所有嘅人都係得救?與其要步向死亡嘅人類痛苦,不如依靠基寂蘭。」迅哥點了個讚!


這集是尾聲前奏。開頭不久,醍醐外出調查,看到草地上的基寂蘭,腦海浮現火海中的廢墟,其實我想講「火海焚燒廢墟」,總之這是三千萬年前超古代文明滅亡的景象,第五十集開頭,醍醐夢見相同畫面,而兩次都有基寂蘭的身影。超古代文明的滅亡,首先是基寂蘭散發花粉,人類墮落,超人離開,然後黑暗的支配者降臨,吞噬世界,今日是三千萬年前的劇本。霍立一講完那句(不是「霍立,一講完」),醍醐質問他們為什麼自暴自棄,總監補充說,現在全世界的人都沉醉在基寂蘭製造的幻象,貿然攻擊,地球和平聯盟很可能變成與人類為敵。之後醍醐一個人來到海邊,看到世人為了花粉瘋狂搶奪、打鬥,陷入末日前夕的瘋狂,疑惑「我應該,相信邊一樣先啱?」是清除基寂蘭,讓人類擺脫沉淪的幻象,還是任由人類沉淪,因為這是人類的選擇。他面對的情境,就是三千萬年前超人的情境,這時他想起第二集尤加利的話,以前超人是光,現在醍醐是光也是人,超人不能干涉人類,但醍醐仍是人類,在「做你認為啱嘅事」的信念下,醍醐變身超人,毀滅基寂蘭,讓人類從幻象中回來。事後回想,伊奈美隊長說:「Tiga冒住可能成為人類敵人嘅危險,徹底咁醫返好人類,真係偉大。」醍醐卻說:「唔係呀,選擇呢個結果嘅,係人類自己先啱。」偉大的不是超人,是人。超人和人是兩個概念,但不是兩個對立的概念。


基寂蘭的失敗,沒有阻止黑暗的支配者甦醒。第五十集,太平洋發現超古代遺跡,先鋒怪物祖爾迦(空耳)登場,由於飛得太快,guts主力戰機無法追上祖爾迦的速度,唯有嘗試採用搭載超極增幅器的戰機,不過也因為追求速度,無法安裝過多武器。莉娜倒不介意,她在乎的是「飛得更高」,這是一個象徵,指渴望超人那種神性力量:「其實我都想變成光,變成光,飛得更高!」追求神性,最後還是回到人性身上。演到這集,莉娜已經知道,醍醐就是超人Tiga,她懊惱又痛惜的,是醍醐選擇自己「一個人」面對地球各種危難:「點解你要一個人承受?點解要一個人?唔通超人Tiga,就有義務,獨力去承擔保衛地球嘅重擔了咩?」醍醐回答:「並唔係啲咩義務,因為我係人類嚟,我只係希望做到我做到嘅事。」


打完祖爾迦,劇情順接落去,黑暗的支配者在第五十一集登場。黑霧蔓延世界,永夜無涯,天日無光,連guts總部也不能倖免,在撤離最後階段,醍醐選擇留下,一個人應對黑暗的支配者。雖然有能力變身超人,但作為最終boss,醍醐並沒有任何勝算,人類滅亡的命運,眼見無可避免。這時,伊奈美隊長表示:


其實當我,第一次親眼見到超人Tiga嗰陣,我真係以為自己遇上咗神,我以為係佢,引導人類去行正確嘅方向。但原來我咁諗係錯嘅,因為我開始明白到,超人Tiga係光,亦都係人。所以你係無義務,去面對無贏面嘅對手。


純粹的光,完全的神,是三千萬年前那位超人,他不是無法打敗黑暗的支配者,而是無法干預人類墮落。醍醐變身的超人,並非本體,還是有人類一面,一個人能力有限,就算他是超人,也沒必要獨自承擔全地球的存亡。隊長的重點,不是叫醍醐不要去,而是不要相信命運。醍醐回說:「我根本唔知道,咩野叫做贏面。」隊長繼言:「我明白,因為我都選擇咗,唔好相信命運,身為人類,你一定要贏呀!」;「你記住呀,一定要贏呀,超人Tiga!」一時人類,一時超人,其實同時是人和超人。人類在命運面前脆弱渺小,正唯於此,對抗命運就充滿張力。


醍醐變身之後,站在超古代遺跡,獨自和黑暗的支配者戰鬥,這次,超人沒有打贏。一道紫光穿過,超人失去光芒,變回石像,被擊落海底深處,一集就此結束。正道敗亡,原本應該很壓抑,因為前面五十集,沒有一次是以超人戰敗告終,即使〈惡魔的審判〉那集也不是,累積成習慣而不再是習慣的結局,就如同突變的日夜溫差,不那麼冷但也覺得凍。好在舊時光碟有兩集,我不用像看電視那樣,等到第二天才可以觀看。很快開五十二集,全世界細路化作光芒,灌注在超人身上,王者重生,載譽歸來,以輾壓之勢,擊破黑暗。不過莉娜也變成了光,不只有小孩,因為她對著鏡頭說:「我都係喺Tiga入面」,醍醐也表示戰鬥的時候,聽到莉娜的聲音。絕大部分時間,超人變身都需要變身器,而根據邪惡超人正木圭吾的台詞,要變身還需要特定的光遺傳因子,但在最後,莉娜和無數的小孩,都變成了光,他們沒有變身器,劇情也沒有特別解釋他們有那稀缺的遺傳因子,似乎平常人,也可以變成光,的確,平常人真的可以變成光。


醍醐的變身器隨風消散。莉娜問醍醐是否不能再變成超人,醍醐卻回道:「所有嘅人類,都可以憑住自己嘅力量變成光。」人性是天生的,神性也不是外在的,人類可以同時有人性和神性,是因為人類本身就有人性和神性,人類是人,但也可以是神。第二十五集,面對第二代基利艾露人(空耳),戰敗的超人,也是得到人類提供的光芒才重新醒來。坐起來那一幕,超人右邊的建築,放著一幅《創造亞當》,就是亞當和上帝相互伸出手臂,但手指還差一點沒有對接的名畫。超人以亞當姿勢坐在亞當位置,上帝那邊的方向反而是人類。我不是說人類就是上帝,而是人性之中,藏著神性的可能。亦因如此,才能在看似無法抵抗命運面前作出選擇。雖然電影、小說有不同設定,但感動的還是TV版。引導人類行正確方向的,不是神,是人類自己,這不是人性超越神性,是人性本身蘊藏神性,每個人都可以憑住自己的力量變成光。以前我沒有留意這麼多細節,可我記得那句話,超人時代。至於後超人時代,我不知道。


超人是光,黑暗的支配者當然是暗。以前關注超人,現在覺得,怪物也值得觀賞。愛子動畫版本多數講「黑暗的支配者」,電影版《最終聖戰》叫「加達所羅亞」(空耳),大陸那邊則通稱「加坦杰厄」,劇集最終boss呼應的是「Ghatanothoa」,就是克蘇魯神話的怪物,中譯「加塔諾托亞」。在洛夫克拉夫特的〈穿越萬古〉,這隻怪物有能力讓活物石化,但大腦卻永遠存活,身體好像變成石棺,紋絲不動,萬古囚禁。黑暗的支配者的石化能力,就是加塔諾托亞的設定。而且那座超古代遺跡,在電影版顯示為「露露耶」,旁邊日文是「ルルイエ」,其實就是「R'lyeh」,即「拉萊耶」,在〈克蘇魯的呼喚〉,這是克蘇魯沉睡的城市。傳聞加塔諾托亞是克蘇魯長子,這點我沒有去查,暫略。加塔諾托亞沒有具體形象,只有異常幾何的輪廓;黑暗的支配者,則是頭部倒置的鸚鵡螺,由於形象已先植入記憶,今日讀小說,腦海浮現的加塔諾托亞,總是不覺意想像成黑暗的支配者模樣。


結局篇三集,小中千昭是第五十集編劇,五十一、五十二集是編劇之一。「克味」可能就是他的手筆。他獨自編劇的《數碼暴龍2》第十三集,也很有克蘇魯情調。除了黑暗之海灰蒙幽暗,小光他們離開之後,鏡頭移到海平面,一隻龐然大物緩緩起來,人形身,章魚頭,背張雙翼,兩眼亮紅,這是克總的倩影,雖然其名「達高獸」,只是完全體,但下身一半的一半沉在水裡,上露的部分是只見輪廓的黑影,沒有直接展露所有面貌,巨大黑影站在慘澹灰白的海霧,鏡頭緩緩拉遠,死寂無聲,就此收結。不恐怖,但克總發糖,很有氣氛。克蘇魯都是後來的事,我2018年才接觸這個概念,《超人Tiga》、《數碼暴龍》裡面的克蘇魯元素,也有很多人都做過童年考古。只是想說,今日回望,原來陪伴童年的,不只有光明,還有黑暗。克蘇魯神話的無以名狀,一早就潛藏在記憶深處,以前只知有光,幾乎三十年後,黑暗卻也趣味盎然。有時重開第五十一集,是為了黑暗的支配者登場一幕,那種壓迫感,那種末日氛圍,可愛又迷人。


接續《超人Tiga》的是《超人帝拿》,再其後的《超人佳亞》則是獨立劇情和宇宙觀,後兩套超人在電視看過一次,記得主題曲分別是謝霆鋒、陳冠希演唱。電視看完一次就只是一次,久久重播是電視台決定,翻睇還是很依賴光碟。《超人帝拿》出碟,第一次買到的是第二集,睇完總覺得還有一集,結果只有一集。兩集變一集,所以就沒有多買,而且我對超人的興趣減弱,沒有之前每個禮拜六、日都要睇碟的意欲,只有幾隻碟,對《超人帝拿》沒有很多情結,現在翻睇,多數選擇有前作成員登場的集數,例如〈滅亡的微笑〉上下集,有霍立一、新莊等人戲份,又或者〈太陽系滅亡〉安排飛鳥、醍醐兩代超人會面,大結局也有凌思理。一般情況,超人帝拿設定的數值和技能,都要強過超人Tiga,尤其帝拿藍色奇蹟型的技能效果,那招黑洞真是個bug。強弱來自編劇,感情卻是緣分。反正在我對超人最感興趣的歲數,遇上的是《超人Tiga》,所以超人Tiga,就有無可比擬的份量,如果投票,我的首選都是長野博,而非鶴野剛士。


《超人佳亞》也買過一隻碟,正確地說,是劇集的光碟。某晚電視台播《天煞-地球反擊戰》,但因為要去飲茶,無得睇電視,老豆買隻碟當補償,結果酒樓有電視,我既睇完電影又白嫖一隻碟,雖然沒有很興奮,因為已經讀小學,對《超人佳亞》的興趣,比《超人帝拿》更微弱。我忘記電視是否已經播過,記憶有點錯亂,但可以肯定,我不是第一次接觸超人佳亞。幼兒園尾聲買過《超人佳亞》的劇場版,因為有超人Tiga、超人帝拿同時登場,對超人佳亞毫無觀念,至少前面兩位我認識。劇情是怪獸自我分裂,一開三,超人佳亞瞬間寡不敵眾,接連挨打,主角用紅色魔球許願,將超人Tiga、超人帝拿從另外時空傳送過來,超人集結,三對三,這就是我買這隻碟「最期待的畫面」,不用等到2019,幼兒園時期已經「avengers assemble」。


以前買落的光碟,後來都送給了表弟、表妹。有部分是親戚帶著他們造訪,老豆播碟,表弟、表妹看得入迷,臨走前問可不可以送一隻。他們問家長,家長問老豆,老豆問我,我問我。主要已經很久沒有看超人,放抽屜也只是個放字,送走無所謂,也有部分是我主動說要送的。就這樣送完一隻又一隻,最後那幾乎整套的《超人Tiga》,以及零星的《超人帝拿》、《超人佳亞》,都「assemble」變「disassemble」,散落在各位表弟、表妹的家中。我大他們幾年,應該有95後,也有最大年紀的00後,肯定沒有05後,因為2005年還沒到來。他們的年紀就是我看超人的年紀。後續如何,他們就自由發揮,如果用送走超人光碟劃線,我以為童年在超人之光渡過,重構起來,痴迷的日子,實際只有兩、三年,可能98年到01年左右;以為看了很多套超人,實際只有《超人Tiga》。


送走的當下沒有想太多,又過一段時間,心血來潮,想重溫卻無法重溫。然後,我在電視看到《迪迦奧特曼》;再然後,這是普通話配音;再再然後,主題曲不是〈超人的主題曲〉、〈take me higher〉,他們的片頭、片尾曲是〈奇蹟再現〉、〈永遠的奧特曼〉,普通話和普通話主題曲,聽得不是很慣,純粹當劇情重溫,沒有很抗拒。我也是後來才知道,舊時大陸其他省份,很難直接收看香港電視節目,廣東省的觀眾,一早就看過TVB的《超人迪加》;或者廣東省有得賣的愛子動畫《超人Tiga》。愛子動畫有點神秘,網上查不到太多資訊,最多政府的「貿發網採購」平台顯示,倚天發展有限公司,於「1993年成立,以「愛子動畫」品牌發行日本動畫的香港版錄像光碟(粵語對白)。」這個也是港版,只是不知有無發行到其他省份。以網上討論來看,2004年引進的《迪迦奧特曼》,才是許多外省觀眾的童年。


他們有他們關注的議題。例如統計醍醐、新莊的墜機次數,戲稱兩人為「亡牌飛行員」,這當然不是創作者的原意,但觀眾也是參與著作品的意義建構。還有就是「如果想叫醒巨人,就只有一個方法,就係將醍醐同光,合而為一」這句,普通話前面的意思都差不多,後面為「那就是大古變成光」,因為「古」和「骨」同音,「光」和「湯」近音,所以就變成了美食節目,叫醒超人的方法,是「把大骨熬成湯」,呢個係「露營必須酒」、「成碟青瓜過大海」啲friend嚟。普通話最常爭論「掘井」還是「堀井」,因為文字顯示後者,配音說成前者,以文字還是童年聲音為據,雙方就該問題進行坦率交流,為持續深化增進雙方友好戰略合作互信,打造了良好的對話交流平台,堅持協商不走樣,不變形,不偏激的三不路線。堀字在廣東話也是正讀為「忽」,異讀為「掘」,這個問題在愛子動畫不成問題,因為他是霍立一。有些台詞,廣東話和普通話略有差異,第二十二集〈霧來了〉,新莊調侃霍立一又失戀,說:「我咁靚仔,係人都知嘎啦!」霍立一回說:「我夠有一個天才嘅腦袋囉!」普通話版,新莊那句話是「我有一張帥哥的臉。」廣東話沒有問題,只是好像「帥哥的臉」和「天才的腦袋」比較相對。我不懂日文,不是在講原版意思,而是就愛子動畫和普通話台詞而言。又例如第十五集〈幻影飛馳〉,新莊、醍醐駕駛一號機來到九良良島上空,儀器突然失常,不斷響起警告聲,新莊表示:「改用手動,有需要就交畀我。」醍醐舉起手說:「我搞得掂嘅。」話音剛落,新莊卻說:「醍醐,睇嚟都係唔掂。」說這句他是一副認真自信的表情,下一秒就是張開大口的滑稽模樣,接著飛機墜海,被TPC的人送回基地。這幕的確是來搞笑的,當初看愛子動畫版,也饒有趣味,但普通話台詞,更能突顯那種「打臉」的幽默:「改用手動,全讓我來」、「我已經放開了」、「大古,還是沒用呀」,從「有需要就交畀我」到「全讓我來」,新莊好像更加信心滿滿,然後醍醐雙手放開,全程讓新莊自己發揮,這樣到新莊搞唔掂的時候,說得越狂,打臉就越狠,那種落差感造成的搞笑,前兩句比粵語版有意思,但「還是沒用呀」就弱掉了,這裡我又傾向「睇嚟都係唔掂」。


有時我覺得愛子動畫大勝。第五十集,祖爾迦振翅高飛,莉娜駕駛戰機從後追趕,開盡馬力,衝上雲霄的瞬間;第五十二集,guts拯救石化超人的行動失敗,滅亡在即,絕望蔓延,一位小孩高喊「Tiga!」然後他,以及世界其他小孩,閃出耀眼光芒,飛到海底,灌注超人Tiga胸前的計時器。這兩幕,愛子動畫的bgm是〈take me higher〉,普通話是〈永遠的奧特曼〉,倒不是說後者不好聽,而是前者的節奏更加暢快、激昂,畫面會更加熱血。第五十二集更加明顯,〈永遠的奧特曼〉是從「蔚藍的星球,是我們永遠的守候,期待你,永遠的奧特曼」唱起,前奏音調又慢又輕又柔,那一幕是從絕望之中爆發的希望,〈take me higher〉起動就已見氣勢,情緒很容易被拉起,大結局的主題曲是特別版,要搜「take me higer (new album mix)」,我喜歡這版多過正常版。但也需要考慮到,我會這麼理解,或許只因〈take me higher〉是童年聲音,當中加了多少感情分,我也不清楚,他們覺得〈奇蹟再現〉、〈永遠的奧特曼〉好聽,因為那是他們的童年。可能無所謂最不最好,哪一首是童年,哪一首就最好。


其實不只主題曲,《超人Tiga》很多配樂都值得加入歌單。最常聽的是〈その名は“ウルトラマンティガ”〉、〈遠き呼び声の彼方へ〉、〈Love Theme from TIGA〉,我不太會打日文,前兩首是用英文「The Name is“Ultraman Tiga”」、「To the Distant Call」搜索,最後一首找不到日文名稱,可能原本就是英文。我比較喜歡前面兩首,要再細分,就是〈その名は“ウルトラマンティガ”〉,雖然差距不大。無論重溫的是劇集還是舊曲,關鍵詞都是情懷,而情懷是消耗品,重溫一次就少一次。聲音、影像出現在童年,所以成為童年回憶;出現在當下,就跟當下發生連結,為了回憶童年,不斷重聽舊曲,重觀舊戲,無意之中,過去式變成進行式,當下越強,過去越弱,密封的包裝被打開,就好容易變質。這些在〈焚音〉都寫過,此不多言。我知道,童年回憶,不應該過度重溫,然而每次都忍不住重溫的欲望。這樣看起來,童年有點像墳墓,重溫童年是盜墓,我是墓主,也是盜墓者。過分深挖,墓室坍塌。

延伸閱讀

我以為你十七歲

小說 | by 李曼旎 | 2025-03-14

作者其他文章

黃戈

清華雜憶

散文 | by 黃戈 | 2024-11-07

以後

散文 | by 黃戈 | 2024-04-06

躺平禮讚

散文 | by 黃戈 | 2023-11-28

被秒的高手

散文 | by 黃戈 | 2022-06-10

熱門文章

編輯推介

小說 | by 蔡傳鎮 | 2025-04-10

《柔道龍虎榜》:杜琪峯的鬥心

影評 | by Ivymoksha | 2025-04-09

漫想《米奇17號》

影評 | by 姚金佑 | 2025-04-08

後超人時代

散文 | by 黃戈 | 2025-04-08

【教育侏羅紀】病

教育侏羅紀 | by 佘潁欣 | 2025-04-07

雞蛋

小說 | by 周丹楓 | 2025-04-07

詩三首:〈慣性〉、〈鵝之悲歌〉、〈這一邊和那一邊〉

詩歌 | by 丘亦斐, 王培智, 侯蔽 | 2025-04-04

廢話文學

散文 | by 潘逸賢 | 2025-04-02

佛洛伊德的最後一天

小說 | by 阿元 | 2025-03-28

街市記

小說 | by 陳巧蓉  | 2025-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