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烏克蘭,亂瓦香港 —— 再看《凜冬烈火:烏克蘭為自由而戰》

散文 | by  紅眼 | 2022-03-13

壞消息接踵而來,壞到瑟縮在房子裡看一部電影都有罪惡感。嚴寒下全港高度防疫,周末市面淡靜清零,政府甚至聲稱現況已達戰爭狀態。但當然我們都心照不宣,香港再冷都不如烏克蘭的冬夜,無論是「戰爭」的規模、對象還是作為某種例外狀態的修辭,跟烏克蘭目前的槍炮戰火並不可相提而論。


冬奧過後,俄羅斯突然揮軍入侵烏克蘭,鐵一般的當代戰爭事實,但礙於軍事知識有限,對華語圈子許多激烈的政治評論和局勢分析,著實沒有置啄的把握。更慚愧的是,連同對於烏克蘭的認識都非常淺薄,切爾諾事件以外,錯綜複雜的歷史身世,幾乎是從數年前問世的紀錄片《凜冬烈火:烏克蘭為自由而戰》所得。


就在基輔遭受轟炸之際,假新聞、偽專家意見及各種捕風捉影的陰謀論充斥了網絡世界。妖言擾人,反而只想靜心重看一遍《凜冬烈火》,尤其想到那些地方、那些人民,儘管捱過了過去多年的血腥鎮壓和政權交替,最終卻未必能在這場戰爭中安然存活,一切觀感便大有不同。回想第一次看這部紀錄片,正值一個令人催淚的時節,心情完全無法平靜,看著烏克蘭人民聚集到廣場,手執簡陋護具,以血肉之軀迎擊國家機器,在閃焰之中從此倒地,鐵鏽味隔著屏幕傳來,其實心裡更多是出於與自身經歷的觀照,或者亦是某種自我安慰,想到在危難的時代裡與世界同行,沒有地方是孤島。如今再看一遍,倒不是因為旁觀他人傷痕而得以冷靜下來,而是有些傷痕已經留在心裡,甚至已被擠壓成歷史,就更明白——作為一部革命的紀錄片,無論是香港的、還是烏克蘭的,錄像中都保存著一個正在消失、瀕臨亡國之地的歷史記憶。


【鄧小樺專欄:閃爍其辭】這就是戰爭



當年在紀錄片受訪,誓要獨裁政權倒台的抗爭者,如今再度成為國際媒體焦點,因為他再度為自己的國家走上前線,荷槍實彈對抗入侵者。七年前咬牙切齒狀甚激動的年輕人,今日在新聞畫面上顯得歷盡滄桑。或許要簡括而言,可以用一顆熾熱的愛國心解釋他們所有捨身就義的覺悟,但當中的因果關係,斷然不是我等局外人可以完全理解。儘管今日世界各地有很多人聲援烏克蘭,高聲疾呼與烏克蘭同在,然而,實際上它並非如此簡單的身份認同,就連當下朝夕喪命的真正烏克蘭人民,他們本身都有微妙的轉變。不是嗎?幾年之前,他們是挺身而出對抗國家機器,不惜奮戰而死的革命份子。幾年之後,卻甚至是同一群人民留下來手執槍械,推動國家機器,成為國家機器的一份子,為烏克蘭而戰、而死。


從革命者變成義勇軍,愛國不分左右翼,只有逃亡求存與獻身取義。每個地方都有義士、英雄,但愛國之於香港是一個很弔詭,甚至有時像上網買淘寶貨一樣的概念。儘管因為似曾相識的畫面,我們一度深信烏克蘭與香港很接近,但無法視而不見的是,就算同為自由之民,都有不同的身世。抗爭背後的歷史、政治面貌與民族認同,大抵從不一樣,他們是內憂外患,在不安之中長大的邊緣民族,我們卻是養尊處優,習慣了安逸的資本主義人民。無論任何形式的對照,都有鴻溝。


重看紀錄片,烏克蘭人除了在廣場上呼喊榮耀歸於國土、歸於人民英雄,誓死捍衛自由和尊嚴,說得最多,其實是顧盼下一代的未來,要為烏克蘭的未來而戰。就好像近日的即時新聞片段裡,有父親含淚將女兒送離基輔,但自己決定留守,與國家共存亡。而紀錄片中有相同一幕:「女兒勸阻我說,『爸爸,長大之後我會去打倒他們』,但我告訴她,如果我現在不打倒他們,未來就沒有人會做了。」是因為未來,因為愛,所以有了現在的決定。


可能是我的錯覺,或者總是太負能量,我們眼前這座城市的鴻溝,歸根究底是大家都從小被教育實事求是,把握現在。對於未來,卻習慣了冷漠,不要想得太遠。過去多年,我從未想像過 2047 後的香港是什麼模樣,只記得小時候第一次聽到關於「一國兩制」的未來藍圖,對 50 年沒任何距離感,問過父母和班主任,到第 51 年會怎樣?他們的答案都驚人相似:不知道啊,反正到時候我(們)已經不在人世。未來的事情,會有未來的人去處理。你要考慮的只是下一頓飯是否豐盛,所以,疫情大爆發,香港屢傳封城禁足,超市的糧食日用品近日即被搶購一空——是我們與烏克蘭國內最同步的慘況。不過那邊是因為戰亂,這裡卻是因為施政混亂,人心紛亂。烏克蘭都有他們自己的社會問題,而香港呢,最貧乏的都是心理質素。超市清零,銀行擠提一樣人人爭著要錢,然後藥房外面有人拿著大把大把的鈔票炒賣止痛藥和快速檢測包。剛失業的朋友苦中作樂,佛系活著就好,這裡連未來都沒有,有可能比烏克蘭還要嚴峻。


烏克蘭向世界證明了他們歷盡劫難的磨練,並非一無所有,更不是戰前外界所認定那麼不堪一擊、唾手可得,從總統到義勇之民,都有著鋼鐵般不可摧毀的心理質素。即使戰爭可以用一日改變國家與人民命運,但抵擋炮火輾壓的心理質素,是許多年月、許多代人,以時間積累而來。時間證明了烏克蘭的強悍,也但願我們這裡仍有改變的時間。


烏克蘭危機與人類歷史的方向


延伸閱讀

作者其他文章

紅眼

寫電影、電視劇、流行文化。寫小說。文章散見明報、立場新聞、商台903、端傳媒、虛詞、週刊編集、天下獨評、Madame Figaro 等。曾獲香港中文文學創作獎冠軍、青年文學獎。已出版長篇小說包括《毒氣團》、《廢氣團》、《沼氣團》、《小霸王》、《赤神傳》及短篇小說集《壞掉的 愛情》、《極短篇:青春一晌》、《紙烏鴉》、《獅人鳳》。

熱門文章

編輯推介

成為貨物

散文 | by 李曼旎 | 2024-11-21

藍地亞倫

小說 | by 鄧皓天 | 2024-11-21

保釣女將鍾玲玲——陳乜

專訪 | by 陳乜 | 2024-11-21

【悼念鄭明仁】陳廣隆悼文

其他 | by 陳廣隆 | 2024-11-05

逃避自由的種類:憐憫

影評 | by 穆純 | 2024-11-05

假仙女的真情指數

書評 | by 楊佳嫻 | 2024-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