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 by 黃妍萍 | 2021-11-29

儒家常說要無所為而為,但如果叫耕種的人只要去種,不問收獲,哪有人願意?回看《廣論》手抄稿,才發現他說的是:佛法不會要求人無所為而為。原來為了未知,也無不可。 (閱讀更多)

如何既優雅又像人話?比較《大亨小傳》的開首譯本

散文 | by 許迪鏘 | 2022-12-08

《百年孤寂》、《雙城記》的開場白,隨口便可以背出來,但許迪鏘認為,《大亨小傳》的開頭卻不好唸,也沒有合意的中譯。比對歷年來不同譯者、不同出版社的譯本,都覺得彆扭,甚至令人質疑譯者本身都可能參考過眾多譯本,是「你抄我我抄你,只改頭換面幾個字或換個說法,所以缺點都一樣」,到底《大亨小傳》的開場白有何難譯,難在哪一句、哪一個字? (閱讀更多)

我眼中的好青年荼毒室

散文 | by 鄧小樺 | 2021-11-12

好青年荼毒室眾籌六十萬自己開拍「哲學係咁傾」,延續「五夜講場.哲學有偈傾」,半日達標,鄧小樺稱之為一個「文史哲界奇蹟」,說荼毒室是哲學界MIRROR,也許有人會認為是過譽,但說他們是哲學界的「試當真」,應該接近實情。「試當真」以獨特賣飛方式自資開騷大成功,荼毒室也自行眾籌大成功,都是難得在資源方式上的開拓。在政府或財團資助或大型融資都出現陰影的時代,希望這真能帶來結構性的轉變。 (閱讀更多)

散文 | by 陳俊熹 | 2021-11-05

喜歡文學就不應讀中文系?陳俊熹以過來人的身份,回看自己在中大讀書的日子,從圓形廣場、唐君毅先生像,錢穆圖書館走過,形容是「將自己放逐到一切關於生命的哲學之外,在曠野中踽踽獨行」的狀態。 (閱讀更多)

忘字

散文 | by 黃戈 | 2021-10-28

快刀手都會切損手,所以忘記一個字怎麼寫,也不要大驚小怪。黃戈說,執筆總會忘字,尤其在習慣了手機和電腦之後,寫作的形式有了改變,而改變早就發生,即使知道打字的手感和寫字有差異,已是一個無法回去的狀態。提防時代,時代卻已得逞,感知變化,卻又甘於接受。 (閱讀更多)

【無形・蔬泥】文學 × 視藝展覽——親愛的__

散文 | by 何秀萍 | 2021-11-17

今年香港文學季的主題「親蔬」,意在提倡親近蔬菜植物,在進食與種植之中尋找我們與土地、植物的深層關係。何秀萍以書信形式與一位朋友談起「紅菜頭」的記憶,記當年的鮮美口舌記憶,也是對友人的探詢關懷。「紅菜頭」吃過留痕,而飲食之中總是隱含親密性,同道中人,共聚一堂,不但分甘同味,也期許相逢之日,互道別來景況。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柔道龍虎榜》:杜琪峯的鬥心

影評 | by Ivymoksha | 2025-04-09

後超人時代

散文 | by 黃戈 | 2025-04-08

編輯推介

《你存生的意義》

小說 | by 周丹楓 | 2025-04-19

公屋妹

小說 | by 洪綺蔓 | 2025-04-16

小說 | by 蔡傳鎮 | 2025-04-10

漫想《米奇17號》

影評 | by 姚金佑 | 2025-04-08

【教育侏羅紀】病

教育侏羅紀 | by 佘潁欣 | 2025-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