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解傳來小說。「我」於新年第一個月的第一個星期一,因酒後失足從樓梯墮下, 成為十年罕見的「意外死亡案例」。在這個「死亡需預約」社會,申請死亡的表格遠比資助申請的表格複雜得多,比安置房屋計劃更難選中。尤記得當初推行相關草案時,「預測死亡,便利人人」的口號深得民心,但實際便利了什麼人不得而知,或許確是為社會帶來了好處吧,畢竟不再有千奇百怪的自殺案例。 (閱讀更多)
勞國安傳來小說,以「信念」為主題,講述羅拉從唱片店失業後,轉職至投注站,繼而認識了黃伯。每個星期六黃伯都在同一時間現身投注站,風雨不改,每次花十元買六合彩,數十年來只堅持買同樣六合彩號碼,深信這組取自他與妻子生日組成的數字,終會為他帶來好運,贏得六合彩頭獎。 (閱讀更多)
潘逸賢傳來小說,講述朗朗自幼學琴,但長大後甚少彈奏擺放家中的鋼琴而佈滿灰塵。在一個大掃除的下午,朗朗憑藉肌肉記憶奏出一曲,卻無法掩蓋鋼琴被冷落的孤寂。晚上,鋼琴突逃然離家園,三腳踏板化作奔跑的動力,它穿越街道、飄浮天際,甚至飛向無聲的宇宙,卻在真空裡失去鳴奏的能力,感慨「生而為琴,我很抱歉」。 (閱讀更多)
知日傳來小說,以「蟹宴」為主題,講述「尾嫂」一家每逢十月尾至十一月頭舉辦以「蟹」為名的家庭盛宴。在蟹宴上,男人們用會心的微笑與「公蟹母蟹」的暗語,炫耀拆蟹技藝,留下沉默的女人收拾殘骸。她曾堅定說「我食素」,卻在懷孕與育兒的壓力下,被迫接受傳統禮儀,吞下蟹肉。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