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果傳來小説,以魚作意象比喻被規訓的人生。生活被許多隱形卻存在的魚線牽引,期待、排名、評價等這些社會規條,使他不得不把自己包裝成被人所滿意的樣子。在社會規範的面具之下,他幻想自己是一條魚,自在地在水中暢游,最終他打開「自由」的窗戶,奔向河流,化身成他想象中的「白魚」。 (閱讀更多)
阿元傳來小說,以文字與聲音尋覓在記憶深處的那個「她」。無形的聲音誘惑他以靈魂作尋找摯愛的交易,回憶停留在那夜與「她」的交纏,時間成為傷口,令歲月盡成餘波,聲音自稱是「尋找鳥的鳥籠」,擁有無限能力卻有顯得空洞無力,渴求以故事填補荒蕪。 (閱讀更多)
黎柏璣傳來小說,書寫一位飽受容貌焦慮煎熬的年長小說家與年輕俊美的時裝男模,展開了一段充滿張力與自卑的戀情。在一家象徵頂級品味的購物藝術館,小說家購買Serge Lutens香水「De Profundis」而被羞辱引爆了他內心積壓已久的慾望、嫉妒與不安。在階級勢利、尷尬發音失誤,以及嫉妒與犧牲的赤裸告白中,小說家為愛而卑微到扭曲。 (閱讀更多)
周丹楓傳來短篇小說。小說中「我」憶起表哥憶起表哥兩度創業的起伏:初時在九龍城賣天價漢堡慘澹收場,婚後抵押「上車夢」在旺角開刨冰店爆紅卻最被其他店鋪跟風與加租,最終於時代吞沒。而「我」亦因經濟不景到了快餐店工作。某日在玩遊戲時,「我」突然回想起同在快餐店工作的年輕同事的一番話,令「我」在時間漩渦中甦醒過來。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