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侏羅紀】望子成龍的家族重任

教育侏羅紀 | by  游欣妮 | 2022-07-05

我曉得一日未畢業,和父母那靜默卻持續的拉鋸都不可能到達終點,和好之日和升學之途同樣茫然朦朧,虛幻不可即。爸媽從沒改變嗎?不是的。他們從一直明言無論如何要我升上重點大學,到近兩年口風已轉至希望我隨隨便便在任何一間高等學府裡「撈」個學位回來,做個有名有份的大學生,已算是巨大的讓步了。


「我們家族就是從沒出過一個大學生。」


這句據說是由祖輩流傳下來的話,一代一代地流傳,家族裡一代又一代年青人被提醒自己肩負整個宗族的期望和必須「學有所成」的重任。


父親原是酒樓點心師傅,母親是「樓面」,也就是傳菜員,疫情讓他們相繼由停薪留職至失業。本來父親耐不住母親日夜牢騷,決定舉家遷回內地避疫,也好找工作糊口云云,後來是因為不想影響我的學業,生怕返回內地後更加無法參與實體課,母親才妥協,搬遷計劃告吹。


一家三口,人不算多,同擠在一個房間裡,無聲電視持續放映,平板電腦裡教師和課堂適時轉換,母親嘮叨的聲音刻意壓低,彷如經年卡在喉頭的濃痰頑固難纏。久困在家,空間益發狹隘,一室靜謐的低氣壓時時教人喘不過氣。是以我上課時總是故意不戴上耳筒,讓老師各種的咒語、叮嚀、急口令、絮絮叨叨把籠罩房子的那張纏得人陷入瀕臨窒息邊緣的密網劃得支離破碎。


父母越是故意遷就,我越是感到壓抑,彷彿必須取得那麽一點像樣的學術成就才能「報答」他們的奉獻和犧牲。如果有兄弟姊妹,或許可以將錯置的龐然期許攤分,甚至轉移視線,可惜我是獨生子,更是家族裡的長子嫡孫。在原本已經子孫不多的家族裡,身分越見「矜貴」。我抗拒家庭聚會,全因極度厭惡那些加於我身的不切實際的厚望。他們偏離現實的褒獎也叫我更形羞慚、倍感自卑。當然我也羨慕同門其他子侄,他們或許也背負父母祖宗的期望,不過他們都是祖父母口中的「外姓人」,無論如何壓力都相對輕盈。


父親初中肄業後隨即成為學徒,他早就自知並非讀書的材料,一直想輟學幫補家計,卻又不敢開腔,直到中三熬不過淘汰試,求學生涯終於劃上句號。他還記得當時老友抱頭痛哭,慨嘆自己是教育制度下的失敗者時的那種頹喪無力,他坐在旁邊一直默不作聲,被誤以為是心同此感,老友深感眼前同窗和自己同是天涯淪落人,二人一般落泊,倍加親切,似是同病相憐,也像「惺惺相惜」。其實,當時父親得悉無法升學,倒是有鬆一口氣,如釋重負的輕省,在制度下被篩選、被「過濾」,正好證明命運決定了他的前路非關學術,父母就算不願面對,也得無奈接受,而他樂得不用親自開口表露心跡之餘,也不得不另闢蹊徑繼續人生旅途。


聲如洪鐘的父親日間總是沉默的,只在晚飯小酌後始變得喋喋不休,獨他一人說話,每個聲音落在桌上、牆上都像清脆的撞擊。這個故事,我已經聽了幾百次,他並不以自己少時的經歷表示明白我的處境,反而囑咐我以此為誡,莫要重蹈其覆轍,使得父母有志難伸,鬱鬱一生。每見父親端出酒樽和花生,母親便關上房門隨視頻高歌,遺下零落的碗筷、空洞的客廳、落寞的父親和我。我像白日裡的父親,端坐如神樓上父母日夜供奉的佛像。間或低吟應對一句「知道了」,事實上多想像父親那樣,成為「教育制度下的失敗者」,如能以此方式壯烈犧牲,我必「雖敗猶榮」。


網課與實體課相間的這兩三年,退學的欲望時而湧現。誰都知道網課講求高度的自律,同時也曉得對一個初中生而言,要做到全然自律難比登天。沒有一個晚上我不是以手機遊戲或電腦遊戲為伴的,一般不到深宵四點不睡覺,到了翌日約莫第二小息才會全然清醒,首四節課都是在糊裡糊塗的精神狀態下「上課」的。老師的講學如梵音催我入夢,鏡頭映照着眾人的家居佈置或側面,相信許多人同樣在學海裡載浮載沉,搖頭晃腦渾然忘我。


老師偶爾會列出長長的清單追收功課,幾乎每次我都榜上有名,有時我會上載畫面模糊的習作,甚至「空殼彈」。如果老師追得要緊,也會胡亂填些字敷衍了事,好等大家容易「交差」,畢竟老師們其實待我不薄。然而,更多時候我都只用拖字訣蒙混過關。


每次短暫恢復實體課都叫我相當不習慣,雖不如煉獄煎熬,但生活作息完全扭曲,學習模式全然更動,坐在課室裡魂遊太虛,翻天覆地的變更實在難以適應。


今天,班主任宣佈一位跨境同學將要退學,他在螢幕上和大家道別,說自己會在內地繼續學業,感激這段日子能和大家一同學習,提醒眾人不要忘了自己的理想。看着那遙遠而陌生的臉,我像是第一次知道班上原來有這個人,然後逐個逐個點選與會者的畫面,看看螢幕上一張張模糊的臉,這才是我初次那麽認真看自己的同班同學。忽然有一剎,竟不敢想像退學的生活。我只不過不想讀書,並無什麼志向,退學的話,委實不知道可以做什麼。


前路叫我卻步,偏偏無處可逃。


「我們家族就是從沒出過一個大學生。」無論此話多沉重如千斤墜,我這輩子都不可能成為大學生。只是,未來四年繼續在學海裡汲汲營營,我有可能安守本分,修心養性,做個稱職的中學生嗎?


連我自己都不知道。


(標題為編輯所擬。)



【教育侏羅紀】對小朋友的教養,並非靠積聚仇恨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編輯推介

成為貨物

散文 | by 李曼旎 | 2024-11-21

藍地亞倫

小說 | by 鄧皓天 | 2024-11-21

保釣女將鍾玲玲——陳乜

專訪 | by 陳乜 | 2024-11-21

【悼念鄭明仁】陳廣隆悼文

其他 | by 陳廣隆 | 2024-11-05

逃避自由的種類:憐憫

影評 | by 穆純 | 2024-11-05

假仙女的真情指數

書評 | by 楊佳嫻 | 2024-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