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 | by 黃思朗 | 2021-02-24

從上世紀的六十年代開業,後來從盧押道的舊鋪搬到現址,「上海三六九飯店」歷經三代交替,對於經營餐廳的心得,對於灣仔的面貌變遷,對於軒尼詩道的各種變化,承傳著「三六九」這個品牌的戴氏父子,自有說不完的故事。 (閱讀更多)

由夢想到生存,《狂舞派3》中的本土深情——訪導演黃修平

專訪 | by 姚嘉敏 | 2021-08-25

早前聽到《狂舞派3》將要上映的消息不禁在心中驚嘆,「《狂舞派2》上畫咁大件事無人講?兼且落埋畫我都唔知?」細問之下,才知道《狂舞派2》沒有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上映過,而是穩藏在《狂舞派3》之中。事隔8年,時代轉變了,導演黃修平拍電影時的心境亦有所轉變。 (閱讀更多)

【我們走過軒尼詩道街頭】灣仔的直立藝術村,香港驚奇——訪富德樓 May Fung

專訪 | by 黃柏熹 | 2021-03-16

位於軒尼詩道、樓高十四層的「直立藝術村」富德樓,或許就如艺鵠負責人馮美華所言,是一個文化沙漠的奇跡。今日的富德樓,除了樓上書店,還相繼進駐了文學團體、哲學普及團體、民間教育團體等等,已是遠近馳名的藝文地標。但富德樓的故事,得從2003年說起。 (閱讀更多)

畫漫畫得獎之後——訪香港漫畫家東東

專訪 | by 楊喜盈 | 2021-02-19

有時候,並不是因為外國的月亮特別圓,而是逼於無奈,才到外面發展。 (閱讀更多)

【我們走過軒尼詩道街頭】搵啖食之餘,亦要學識搵啖笑——記灣仔舊報檔

專訪 | by 陳芷盈 | 2021-03-09

想當年,燕姐父母既要照顧小孩,又忙著做生意,分身不暇,索性「一揪二楞咁劈曬囝囡喺度」,在檔前用炭爐、火水爐給一家十口煮飯,濟濟一堂,可謂街頭一番奇景。吃過飯後,這些爐具又會借給其他街坊共用,人情就這樣以砂煲罌罉跨越街巷,一班街坊吃出三分情,「你煮完到我煮,大家開餐咁。」那段日子難捱但溫馨,當時報紙才一毫一份,漫畫三元一本,說到這裡,燕姐特別肉緊,「以前賺好微,一毫子張賺三個仙呀,爸爸媽媽咁捱大我哋喇,八個。」 (閱讀更多)

【無形・忘不鳥】專訪馬傑偉:苦難時代,誠實面對自己

專訪 | by 黃思朗 | 2021-02-13

離開廿多年的教授工作,馬傑偉退休後修心修身,即使在學術界備受尊崇,亦要面對自己的情緒和弱點,出版新書《七情上面:苦難時代的情緒自覺》,記載重新發現自己的過程,也嘗試為身處苦難的城內人,提供心靈上的容身之所。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社畜教父卡夫卡

書評 | by Sir. 春風燒 | 2025-01-22

編輯推介

怎樣去感覺力量

散文 | by 蘇苑姍 | 2025-02-06

Lovesick:當代社交倫理一瞥

理論 | by 任弘毅 | 2025-02-06

舊書

散文 | by 黃戈 | 2025-02-04

精衛(讀讀山海經其二)

散文 | by 跂之 | 2025-02-02

誰是大英雄

散文 | by 李昭駿 | 2025-02-01

2025年文人春遊推薦

無秩序編輯室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29

橫渡

散文 | by 余婉蘭 | 2025-01-29

致鍾玲玲的信

其他 | by 黎哲舜 | 2025-01-29

有時風勢很大

小說 | by 徐焯賢 | 2025-01-28

另類風景

散文 | by 言水 | 2025-01-25

周冠威開辦電影課程 透過恐怖片探討人心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25

大衛連治的魔力

其他 | by 馮睎乾 | 2025-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