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 | by 紅眼 | 2021-08-25

今日香港社會氣氛低迷,有人承受不住要找個地方重新開始。亦有人找個地方喘息迴避,麻醉自己,例如聲嘶力竭全情追星,一個巨大的社會現象背後,是一個時代的劫難。但卓韻芝是有點反高潮,比過去的自己更嚴肅和沉實:「我們是否處於一個 escape 的階段,嘗試逃避,見到一些偽歌舞昇平,但問心,如果這一刻我們胡胡鬧鬧笑過去,又是否我想做的事情呢?不如我就認認真真做一場 Sound Of Silence,我是想陪伴大家直視某種情緒,然後你會得到治癒,甚至更加勇敢。」 (閱讀更多)

【無形・一句到尾】訪《噪/詞》周耀輝、hirsk——離散年代,以想像介入城市

專訪 | by 黃思朗 | 2021-08-17

離散對香港人來說,已經變得不再陌生,電子音樂人hirsk與填詞人周耀輝的跨界合作,推出專輯《噪噪噪噪切》與詩集《噪/詞》,以音樂和文字記錄被消失的城市。沒有了旋律的限制,文體也難以定義,一切源於想像,還有我們對這個城市的執著。 (閱讀更多)

建築作為人與土地之間的連結——訪黎雋維《迷失的摩登》

專訪 | by 姚嘉敏 | 2021-08-12

蜂鳥出版在4月出版《迷失的摩登:香港戰後現代主義建築25選》,書本曾登上誠品藝術類十大暢銷書的第一位,作者之一的Charles(黎雋維)希望藉住這本書讓香港人了解本地的現代主義建築和背後的故事,以及連結到這個地方正在發生的事情。 (閱讀更多)

隔著透明雨衣,把風景看得更清 —— 訪呂永佳

專訪 | by 紅眼 | 2021-08-04

風急雨狂,有人感慨文字無力,選擇離開、退避,呂永佳卻顯得不吐不快,剛剛交出第三部散文集《於是送你透明雨衣》。當世界變了樣,他回望自身,原來亦早已少年不再、心念有所動搖。即將走進四十歲的中年人,面對人心徬徨的社會氛圍、僵化的教育制度,迎接生老病死的衝擊,他就以最無力的形式,用文字敲鑿出跟過去多年不一樣的城市風景。 (閱讀更多)

訪《身體活》王榮祿、楊怡孜、李偉能:追本溯源,以身體展示當下

專訪 | by 黃思朗 | 2021-08-08

從兩年前上演的序章,到去年因為疫情肆虐,致使演出一再延期,經歷各種變數,呈現方式轉了又轉,作為今年「#非關舞蹈祭」的首項節目,不加鎖舞踊館作品《身體活》,王榮祿和楊怡孜兩位表演者,在完整而縝密的編舞框架之下,追本溯源提出疑問,與觀眾共同建構一個思辯的空間。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社畜教父卡夫卡

書評 | by Sir. 春風燒 | 2025-01-22

編輯推介

怎樣去感覺力量

散文 | by 蘇苑姍 | 2025-02-06

Lovesick:當代社交倫理一瞥

理論 | by 任弘毅 | 2025-02-06

舊書

散文 | by 黃戈 | 2025-02-04

精衛(讀讀山海經其二)

散文 | by 跂之 | 2025-02-02

誰是大英雄

散文 | by 李昭駿 | 2025-02-01

2025年文人春遊推薦

無秩序編輯室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29

橫渡

散文 | by 余婉蘭 | 2025-01-29

致鍾玲玲的信

其他 | by 黎哲舜 | 2025-01-29

有時風勢很大

小說 | by 徐焯賢 | 2025-01-28

另類風景

散文 | by 言水 | 2025-01-25

周冠威開辦電影課程 透過恐怖片探討人心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25

大衛連治的魔力

其他 | by 馮睎乾 | 2025-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