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過一個故事,魏晉文人與上流社會嗜食五石散,服用後渾身燥熱,不是要吃冷食、洗冷浴,就是要脫光身上衣服散熱;風氣一開,模仿者眾,不少人在街上走著走著,突然跌倒地上打滾,又逐件除去衣服,假裝自己吃了五石散,假裝自己來自上流社會——這不過是「東施效顰」的另一版本,愚人醜態,不勝枚舉——像極了今天指鹿為馬、顛倒是非的某些人,以為自己是賢君?其實是另一個愚人。
談愚說癡,朱少璋老師從魯迅鉤沉印行的小書《百喻經》講起,《百喻經》由南齊天竺法師求那毗地翻譯成漢文,魯迅在佛教經藏中覓得此經,僅印行一百冊,像〈磨大石喻〉的故事一樣,可以是「鐵杵磨針」之意,也可以是「用功既重,所期甚輕」的教訓,文人對書對文字的癡,說不定也是一種愚?
說愚,其實愚人不愚。池荒懸受塔羅牌中的愚人牌啟發,「他狠心削平十年山脈/她決意割啟大河源頭」,牌中的愚人一往直前大無畏,一個狠心、一個決意,事就這樣成了。陳文敏也有這種愚人的傻勁,多年來毫不退縮為公義發聲,也許他真的是移山的愚公,但肯定他不是一般的蠢人。又像鄭美姿筆下的記者,那種為了揭露真相與事實的傻勁,天不怕地不怕,最怕只是被人利用、傳播謊言。同樣是資深傳媒人的Nico Tang,就在愚與智之間,跟我們玩一場近義詞與反義詞的正反論證遊戲,真正的智者就像愚人牌中的愚人一樣,自由自在、敢作敢言,說愚,其實愚人不愚。
除了「愚」專題,也感激何福仁和廖偉棠分別賜來詩作與影評,前者的創作依然幽默好玩,後者的分析正好迎接即將到來的夏天,教我們想起那年初夏廣場上發生的一切,教我們擁抱沒有終點的自由。加上梁莉姿「香港文學季.五味雜陳」徵文比賽的八千字冠軍得獎作品,這一期的創作與評論真是人強馬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