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平權在世界各地愈趨普及,近年在歐美各大影展與頒獎禮上,亦不乏以同志為題的電影獲獎,例如在2014年榮獲康城影展金棕櫚獎的《接近無限溫暖的藍》、2015年奪得康城影展最佳女主角獎的《卡露的情人》、在2019年於康城影展獲得酷兒棕櫚獎與最佳劇本獎的《浴火的少女畫像》,以及在去年獲得奧斯卡六項提名,並奪得威尼斯電影節及金球獎最佳女主角的《Tár》等等。上述電影均是女同志為題材,回顧香港電影,由《叔.叔》導演楊曜愷執導的新作《從今以後》,同樣是以一對廝守半生的女同志為主角,並在今年2月,在柏林影展上榮獲被譽為「同志電影獎項最高殊榮」的泰迪熊獎,為香港電影揚威海外。在傾向陽剛風格的香港電影之中,以同志為題的電影僅屬少數,描述女同志生活處境的電影更為罕見,楊曜愷曾在訪問提及,在芸芸香港電影之中,以女同志為主題的不超過二十部,但當中亦不乏經典佳作。趁著《從今以後》於近日上映,不妨一起重溫曾描繪出女同愛戀的香港電影,觀看她們如何溫柔地反抗這禁色世界。 (閱讀更多)
美國新生代流行歌手、詞曲創作人Billie Eilish (比莉.艾利殊)相隔三年帶來全新專輯《HIT ME HARD AND SOFT》(溫柔重擊),她在其中的主打歌曲〈LUNCH〉首次直接表達了她對女性的慾望,以及自身性傾向的想法。 (閱讀更多)
近日香港文化界發生連串的版權風波,先是中大中文系畢業生創作文集《吐露滋蘭》的作者授權問題,後有導演徐克的《上海之夜》4K修復版於康城首映,卻收到導演楊凡發出的律師信,重申擁有原創故事版權。而事件持續至今的,有香港攝記泰斗陳橋攝影集的出版風波,雙方仍在拉鋸,有待披露更多證據;香港文學舘的「南來作家手迹遺物展」被指展板圖片侵犯香港文學重要研究者小思(盧瑋鑾教授)的版權,舘方修正的處理手法仍惹不滿。 這一連串的版權事件恰是契機,讓我們再去了解更多出版和著作權的問題,更尊重創作者的作品和意念。以下在概述以上事件後,再請香港著名作家及評論人朗天,以及香港藝術家及策展人黃嘉瀛,解說近日事件,也談他們對於侵權、版權糾紛的見聞和想法,藉此思考版權不同的可能性。 (閱讀更多)
在二月台北書展的「特殊趣味:女學者寫書評」講座中,學者黃念欣和楊佳嫻對談女性在學院的處境,也討論了寫書評文章的難處與好惡。黃念欣先憶述對台灣女作家/女學者的印象,是來自小思(盧瑋鑾)老師多年前來台灣開研討會的見聞,林文月也正好在場:「(那些作家學者)十分優雅,翡翠、珍珠首飾非常漂亮,小思老師就說在台下看得非常羨慕。」楊佳嫻則提出不一樣的觀點,她認為或許在場的學者作家們,都有較優渥的家境,反而是例外的情況,台灣對中文系女生的普遍印象卻是這樣的:穿長裙、留直長髮 、外表蒼白、以及會彈奏琵琶。 (閱讀更多)
第77屆法國康城影展近日開幕,中國著名獨立電影導演婁燁亦憑著偽紀錄片《一部未完成的電影》,相隔十二年,第五次參戰康城影展,並入選特別展映單元,放映後更有觀眾以中文大喊:「婁燁中國最偉大的導演!」《一部未完成的電影》亦因為拍攝了武漢封城期間的真實場景,引起了爭議,電影至今未獲中國大陸的電影公映許可證,在「豆瓣」的影評也全被刪光,內地影迷皆料無法在國內放映,如今幸得以在康城影展上展映。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