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 | by 陳諾霖 | 2024-05-27

有時我們從創傷中倖存,有的傷癒合成疤,有的卻不動如山,書寫者在裂口的邊緣來回踱步,看傷口湧動、沉靜、結痂、噴發、吞噬。痛苦如何轉化成創作的能量?時代的集體傷痕又該如何書寫?香港文學館邀請台灣作家崔舜華、90後香港作家梁莉姿,與主持鄧小樺一起於台北書展中,坦誠地揭開她們把傷口凝鍊成文學的過程。 (閱讀更多)

香港作家盧妤小說《蓉蓉》榮獲Q POWER文字創作獎 以女同志離散身分呼應酷兒精神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05-27

臺灣彩虹平權大平台主辦的第二屆Q POWER Awards以放膽追尋為主題,蒐羅各界多元性別為題的作品。早前香港作家盧妤的《蓉蓉》及逆彌的《蓋層記》入圍首次設立的「Q Literature文字創作獎」決選,而主辦於上周(24日)暨臺灣同性婚姻合法化五週年舉行頒獎典禮,公佈盧妤的小說《蓉蓉》脫穎而出獲得獎項。 (閱讀更多)

托爾金《魔戒》版權進入公有領域 中譯本爭相湧現 翻譯精靈語之難 譯本之間或衍侵權?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05-24

隨著奇幻文學鼻祖托爾金(J. R. R. Tolkien)逝世50周年,代表出版滿70周年的《魔戒》在部分國家正式進入公共版權領域,各出版社可自由翻譯出版,中譯本爭相湧現,引起讀者們比較新舊版本之優劣。 (閱讀更多)

林家謙新歌〈喃嘸師感官漫遊〉 化批評為靈感 喃嘸腔配電音自嘲 「用感官體驗世界,以美感把握當下」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05-23

假裝冷靜的處女座林家謙,不再無答案,於去月推出新歌〈喃嘸師感官漫遊〉,對人生哲學交出戲謔答案,依舊親自操刀編曲和監製,與鄧百亨合作寫曲,並由近年多產的Oscar填詞。面對網民批評其唱腔「似破地獄、電音、拉鐵閘聲」,他反將這些批評化為創作靈感,在新歌一展喃嘸功力,於三分鐘的音樂裡誦經近650字,鼓勵大家放下對過去和未來的執著,放大感官體驗,拼命無恙之餘,也要「拿著美感拼命量度」每個當下。 (閱讀更多)

但是經歷過 最溫柔共震——訪三宅唱《長夜盡頭的微光》

專訪 | by 陳芷盈 | 2024-05-23

《函館夜空更深藍》、《惠子的凝視》的導演三宅唱,其新作《長夜盡頭的微光》改編自瀬尾麻衣子的小說《關於黎明的一切》,獲選為今屆香港國際電影節閉幕電影,如流水落花淡然,卻又讓觀眾經歷了一場溫柔的共震。在訪問中,三宅唱談到改編的原因在於主角面對困境的態度,以及親密但又不越界的男女關係。除此之外,他亦說起戲中更宏大的比喻——人心與宇宙的關係,情緒病在人的身體內發生,就好比一些如週期活動在宇宙中起伏,隨著與他人互相了解,我們嘗試離開自我封閉的狀態。自社會學系畢業的三宅唱,常以電影反映當代青年、或是一些邊緣人的現況,卻從未意圖以電影解決日本社會問題,僅是守望長夜盡頭的微光。 (閱讀更多)

華納兄弟串流媒體Max預告 《沙丘》前傳影集《沙丘:預言》 秋天上映 揭露姐妹會起源之謎!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05-23

華納兄弟旗下的串流媒體 Max(前稱 HBO Max)公布了《沙丘:預言》(Dune: Prophecy) 的首支預告片,並預計將會在今年秋季正式推出包含六集內容的第一季,影集將會探索「姐妹會」的起源和發展歷程,並深入挖掘這個神秘組織在銀河系中的影響力和作用。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社畜教父卡夫卡

書評 | by Sir. 春風燒 | 2025-01-22

編輯推介

怎樣去感覺力量

散文 | by 蘇苑姍 | 2025-02-06

Lovesick:當代社交倫理一瞥

理論 | by 任弘毅 | 2025-02-06

舊書

散文 | by 黃戈 | 2025-02-04

精衛(讀讀山海經其二)

散文 | by 跂之 | 2025-02-02

誰是大英雄

散文 | by 李昭駿 | 2025-02-01

2025年文人春遊推薦

無秩序編輯室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29

橫渡

散文 | by 余婉蘭 | 2025-01-29

致鍾玲玲的信

其他 | by 黎哲舜 | 2025-01-29

有時風勢很大

小說 | by 徐焯賢 | 2025-01-28

另類風景

散文 | by 言水 | 2025-01-25

周冠威開辦電影課程 透過恐怖片探討人心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25

大衛連治的魔力

其他 | by 馮睎乾 | 2025-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