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 | by 葉嘉詠 | 2021-11-26

《梅艷芳》自上映以來就備受爭議,風評兩極。作為一部回憶香港的懷舊電影,同時也像一部人物紀錄片,但電影始終無法完全呈現人物的整個人生,葉嘉詠便從電影中「生父的缺席」與「異地的對比」作為切入點,探討導演在傳記電影改編上如何建構梅艷芳與「我們」的關係。 (閱讀更多)

無論你去到幾遠,記得要返屋企——簡評第四屆平地學生電影節

影評 | by 蘇麗真 | 2022-05-10

在人們隨地域不斷流徙,意識躁動不安的時代,平地映社主辦,第四屆平地學生電影節於 11 月 18 日至 28 日舉行,影節分為多個單元,包括「三尖八角」、「FF原是永恆」、「過去進行式」、「一夜長大」、「返屋企」、「家的形狀」,放映 20 齣本地及亞洲學生的影片作品。本文將評析劇情片《中轉站》及紀錄片《孩子,我回來了》,兩套均拍於 2019,反映不一樣的離愁別緒。 (閱讀更多)

《沙丘瀚戰》:闖出敍事新宇宙

影評 | by 馮曉彤 | 2021-11-08

不少人批評《沙丘瀚戰》是「兩小時的預告片」,完場時只留下一堆未解開的懸念疑雲,馮曉彤這篇影評則認為,導演Denis Villeneuve似乎野心更大,希望重新定義甚麼是「值得看」的鏡頭,那是無畏、教人可敬的一股力量。 (閱讀更多)

在《森之廚房》,來一場靈魂餵飼

影評 | by 林兆軒 | 2021-11-04

香港亞洲電影節(HKAFF)日前正式開幕,南韓導演任順禮獲選為電影節焦點導演,其近作《森之廚房》在當地上映後,被觀眾視為「療癒」之作,四季分明的鄉村風景及地道美食,正好為香港影迷帶來一場餵飼靈魂的盛宴。 (閱讀更多)

要為什麼事情按下快門? —— 從《淺田家!》回到《毒水曝光》

影評 | by 紅眼 | 2021-11-02

《淺田家!》前半段溫馨胡鬧,後半部分一下子變得相當沉重、安靜,跳出了中野量太過去作品常見的「溫情派」套路。主角眼中,只剩下311災後餘生的細碎日常,跟幾個志同道合的自願者,整理瓦礫中撿拾的幾萬張照片。或者唯一能夠做的事情,就是選擇成為留下來的人。紅眼從《淺田家!》回到美國戰地記者 Eugene Smith 的傳記片《毒水曝光》,攝影師如何令自己在場、參與,要為什麼事情而按下快門?正是兩個故事都在追問的事情。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編輯推介

〈黛玉笑了〉:捻花而笑的林黛玉

其他 | by 余永曇 | 2025-07-03

一天

小說 | by Rudee | 2025-06-30

詩三首:〈石身〉、〈春天〉、〈無題〉

詩歌 | by 王兆基, 黎喜, 潘國亨 | 2025-06-28

唐格朗(Tangerang)女子

小說 | by 悇愉 | 2025-06-28

科幻小說

散文 | by 無鋒 | 2025-06-20

回憶的內在意識

散文 | by 黎喜 | 2025-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