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 | by 林兆軒 | 2021-11-04

香港亞洲電影節(HKAFF)日前正式開幕,南韓導演任順禮獲選為電影節焦點導演,其近作《森之廚房》在當地上映後,被觀眾視為「療癒」之作,四季分明的鄉村風景及地道美食,正好為香港影迷帶來一場餵飼靈魂的盛宴。 (閱讀更多)

要為什麼事情按下快門? —— 從《淺田家!》回到《毒水曝光》

影評 | by 紅眼 | 2021-11-02

《淺田家!》前半段溫馨胡鬧,後半部分一下子變得相當沉重、安靜,跳出了中野量太過去作品常見的「溫情派」套路。主角眼中,只剩下311災後餘生的細碎日常,跟幾個志同道合的自願者,整理瓦礫中撿拾的幾萬張照片。或者唯一能夠做的事情,就是選擇成為留下來的人。紅眼從《淺田家!》回到美國戰地記者 Eugene Smith 的傳記片《毒水曝光》,攝影師如何令自己在場、參與,要為什麼事情而按下快門?正是兩個故事都在追問的事情。 (閱讀更多)

當香港電影的跑道只剩下《媽媽的神奇小子》

影評 | by 紅眼 | 2021-10-26

改編自殘奧金牌得主蘇樺偉真人真事,由尹志文編劇及執導的勵志電影《媽媽的神奇小子》,將代表香港角逐第94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也彷彿是當年在電視廣告綽號「神奇小子」的蘇樺偉離開運動場之後,再一次(在梁仲恆的演繹下)於電影跑道代表香港,以香港人的身份走上國際舞台。但「神奇小子」再一次跑出,或有許多時勢因素,而它最終說穿了也在讚揚一個聽話的香港小子。不要望終點不要亂跑,金牌之路是要「望阿媽」(On your mark),然後才可以「Go」。電影固然勵志,但勵志訊息各自表述,落在今日香港的政治語境之中,要聽媽媽的話,難免另有一番解讀。 (閱讀更多)

《午夜天鵝》的天鵝「重像」

影評 | by 葉嘉詠 | 2021-10-21

電影名字《午夜天鵝》不但指向的角色是草彅剛飾演的跨性別人士凪沙,葉嘉詠指出,其實也跟柴可夫斯基芭蕾舞劇故事有關。這套芭蕾舞劇就是由同一位舞者飾演「白天鵝」奧傑塔和「黑天鵝」奧吉莉亞,令人聯想到《午夜天鵝》的角色設計,巧妙之處便在於兩組「重像」天鵝。 (閱讀更多)

女性電影的愛情成長 —— 濱口龍介《睡著吻別 醒來抱擁》

影評 | by 黃柏熹 | 2021-10-20

隨著《偶然與想像》在香港受到擊節讚賞,濱口龍介的舊作亦陸續重新上映。黃柏熹回顧其2018年的作品《睡著吻別 醒來抱擁》,一個女人愛上兩個男人的故事,像重新提醒了我們女性電影的核心所在,並非要在壞男人與好男人之間展示感情兩難,而是顯示在濱口龍介的電影世界裡,女人在愛情中游刃有餘的可能。 (閱讀更多)

失敗的、青春的、美好的電影時光 ——《電影之神》

影評 | by 紅眼 | 2021-10-19

有成就的電影人,當然可視為得到電影之神眷顧。但《電影之神》回頭撫慰了所有失敗者,無論導演、觀眾,還是戲院小職員,偉人或平凡人,但凡因電影而入神的人,都能夠在電影時光之中遇見神。紅眼認為高齡 90 的山田洋次,用《電影之神》所傳遞著的就是這樣一種無限的愛。 夢想不在大小,只要喜歡電影,都總會找到一個與電影(之神)發生關係的形式。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編輯推介

代溝

散文 | by 無鋒 | 2025-05-07

看《貓貓的奇幻漂流》雜感

影評 | by 泊泉 | 2025-05-07

空心圓

小說 | by 石啟峰 | 2025-04-25

破皮

散文 | by 令菱 | 2025-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