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 | by 紅眼 | 2021-10-26

改編自殘奧金牌得主蘇樺偉真人真事,由尹志文編劇及執導的勵志電影《媽媽的神奇小子》,將代表香港角逐第94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也彷彿是當年在電視廣告綽號「神奇小子」的蘇樺偉離開運動場之後,再一次(在梁仲恆的演繹下)於電影跑道代表香港,以香港人的身份走上國際舞台。但「神奇小子」再一次跑出,或有許多時勢因素,而它最終說穿了也在讚揚一個聽話的香港小子。不要望終點不要亂跑,金牌之路是要「望阿媽」(On your mark),然後才可以「Go」。電影固然勵志,但勵志訊息各自表述,落在今日香港的政治語境之中,要聽媽媽的話,難免另有一番解讀。 (閱讀更多)

《午夜天鵝》的天鵝「重像」

影評 | by 葉嘉詠 | 2021-10-21

電影名字《午夜天鵝》不但指向的角色是草彅剛飾演的跨性別人士凪沙,葉嘉詠指出,其實也跟柴可夫斯基芭蕾舞劇故事有關。這套芭蕾舞劇就是由同一位舞者飾演「白天鵝」奧傑塔和「黑天鵝」奧吉莉亞,令人聯想到《午夜天鵝》的角色設計,巧妙之處便在於兩組「重像」天鵝。 (閱讀更多)

女性電影的愛情成長 —— 濱口龍介《睡著吻別 醒來抱擁》

影評 | by 黃柏熹 | 2021-10-20

隨著《偶然與想像》在香港受到擊節讚賞,濱口龍介的舊作亦陸續重新上映。黃柏熹回顧其2018年的作品《睡著吻別 醒來抱擁》,一個女人愛上兩個男人的故事,像重新提醒了我們女性電影的核心所在,並非要在壞男人與好男人之間展示感情兩難,而是顯示在濱口龍介的電影世界裡,女人在愛情中游刃有餘的可能。 (閱讀更多)

失敗的、青春的、美好的電影時光 ——《電影之神》

影評 | by 紅眼 | 2021-10-19

有成就的電影人,當然可視為得到電影之神眷顧。但《電影之神》回頭撫慰了所有失敗者,無論導演、觀眾,還是戲院小職員,偉人或平凡人,但凡因電影而入神的人,都能夠在電影時光之中遇見神。紅眼認為高齡 90 的山田洋次,用《電影之神》所傳遞著的就是這樣一種無限的愛。 夢想不在大小,只要喜歡電影,都總會找到一個與電影(之神)發生關係的形式。 (閱讀更多)

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救火的《少年》——「香港不能公映」的 2019

影評 | by 蘇麗真 | 2022-05-10

樂隊《達明一派》曾唱《十個救火的少年》,最終因現實逐一脫隊,無不跟理想遠去。2021 年的香港,「社運」在恍惚之間成為敏感詞,多部反修例電影被撤映或禁播。繼《幻愛》周冠威執導的社運紀錄片《時代革命》登上康城影展,三名 80 後「中佬」影人任俠、林森、陳力行,以港人親身經歷為藍本拍攝劇情片《少年》(May You Stay Forever Young),講述社運輕生潮下催生的「民間拯救隊」,關於一段漸被遺忘的集體回憶,關於一代少年人青春殞落的殘酷物語。 (閱讀更多)

投向新世界的石頭

影評 | by 安娜 | 2021-10-18

物質豐足與科技發達,卻不保證我們會過得快樂,石頭公社最新的影像創作計劃「娛樂至死新世界」,由五位創作者各自擷取經典科幻小說《美麗新世界》(Brave New World)的意旨和精神,在這個驚魂未定的後疫症時代,以非敍事式的映像反思科技與我們當下的生存處境。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社畜教父卡夫卡

書評 | by Sir. 春風燒 | 2025-01-22

編輯推介

怎樣去感覺力量

散文 | by 蘇苑姍 | 2025-02-06

Lovesick:當代社交倫理一瞥

理論 | by 任弘毅 | 2025-02-06

舊書

散文 | by 黃戈 | 2025-02-04

精衛(讀讀山海經其二)

散文 | by 跂之 | 2025-02-02

誰是大英雄

散文 | by 李昭駿 | 2025-02-01

2025年文人春遊推薦

無秩序編輯室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29

橫渡

散文 | by 余婉蘭 | 2025-01-29

致鍾玲玲的信

其他 | by 黎哲舜 | 2025-01-29

有時風勢很大

小說 | by 徐焯賢 | 2025-01-28

另類風景

散文 | by 言水 | 2025-01-25

周冠威開辦電影課程 透過恐怖片探討人心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25

大衛連治的魔力

其他 | by 馮睎乾 | 2025-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