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性愛更誘人的「一夜情」《Living for Live》報告指七成人寧看演唱會不做愛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11-19

假若今晚有時間,不知各位讀者會選擇去看一場心儀藝人的演唱會,還是與伴侶共度春宵?全球現場娛樂巨頭 Live Nation 近日發布的《Living for Live》趨勢報告,給出了一個令人玩味的答案:在「看演唱會」與「發生性行為」之間,高達 70% 的受訪者選擇了前者,僅有 30% 選擇性愛,其中受訪者選擇看演唱會的比例,甚至超越了電影、體育賽事等娛樂活動,成為全球消費者心目中的娛樂首選。


《Living for Live》訪問了橫跨15個國家,共40,000 名受訪者。報告指出,當問及受訪者在「觀看喜愛藝人的現場演唱會」與「發生性行為」之間二選一時,高達 70% 的受訪者選擇了前者,僅有 30% 選擇性行為。此外,若受訪者餘生只能選擇一種娛樂活動時,有39% 的人首選現場音樂,此比例遠高於電影院觀影的 17% 和職業體育賽事的 14%。


調查不單反映出娛樂偏好的轉移,更折射出當代大眾在 AI 科技與演算法籠罩下的心理渴求。報告指出,93% 的樂迷渴望「真實體驗」勝過數位互動,80% 的人更願意將金錢花費在親身體驗而非物質商品上。對於 85% 的受訪者而言,音樂是定義自我身份的核心,現場演出所帶來的集體狂歡與強烈情感共鳴,被視為數位時代中無可取代的解毒劑。


現場音樂的熱潮亦帶動了驚人的「體驗經濟」,在2024 年,全球樂迷為觀看演唱會累計移動了 400 億英里,距離相當於登月 83,000 次。近六成樂迷每年會為了看表演而長途跋涉,進而帶動了場館周邊的旅宿與餐飲業。


基於音樂有著全球共享性而打破了語言藩籬,七成樂迷表示會聆聽非母語藝人的作品。其中女性力量正在重塑文化場景,76% 的粉絲對女性主導的現場活動感興趣,Taylor Swift、Beyoncé 與 Lady Gaga 等巨星的巡演已非單純的演出,而是成為一種讓粉絲享受且回味無窮、「定義文化中最重要的時刻」的現象。


為何多數人寧選演唱會而棄性愛?這或許與全球性的「性蕭條」(Sex Recession)有關。當代年輕人面臨約會市場的不確定性與疲憊感,例如2020 年 YouGov 調查顯示英國約三分之一人口性活躍度低;美國數據亦指出,年輕男性的無性生活比例在十年間從 9% 飆升至 24%。相較於充滿變數的約會,觀看一場精心策劃的演唱會更能「保證」獲得情感滿足與多巴胺,成為比性愛更可靠的快樂來源。


Live Nation 全球媒體與贊助總裁 Russell Wallach 指出:「現場音樂不僅在成長,更在即時定義文化。粉絲使現場成為全球娛樂的核心脈動,是促進連結的最強大力量。」


性愛是人類獲取快感的原始本能,但鑑於現今破碎的約會體驗、漫不經心的邂逅,甚至是兩性間潛在的敵意,讓人對親密關係望之卻步。相比之下,一場盛大的演唱會往往能成為畢生難忘的記憶錨點;性愛或許能帶來當下的歡愉,但其震撼程度與集體共感,往往不及一場靈魂共振的演出來得深刻。在這個約會不確定的時代,人們寧願選擇那一晚確定的狂熱,也就不足為奇。


假若今晚有空閒,你會選擇去看一場心儀藝人的演唱會,還是與伴侶共度春宵?全球現場娛樂巨頭 Live Nation 近日發布的《Living for Live》趨勢報告,給出了一個令人玩味的答案:在「看演唱會」與「發生性行為」之間,高達 70% 的受訪者選擇了前者,僅有 30% 選擇性愛,其中受訪者選擇看演唱會的比例,甚至超越了電影、體育賽事等娛樂活動,成為全球消費者心目中的娛樂首選。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編輯推介

小說 | by 吳紫翹 | 2025-11-15

觀塘道沒有塞車

小說 | by 潘逸賢 | 2025-11-14

《兒子》:冰冷房間裡的大象

劇評 | by 李浩華 | 2025-11-13

《醜婦》:兩個傳言的世界

影評 | by 姚金佑 | 2025-11-12

陳帥氣的美容課

小說 | by 黎柏璣 | 2025-11-14

小說 | by 潘梓傑 | 2025-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