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 | by 陳煒舜 | 2021-12-16

在張愛玲筆下,先後觸及兩個早已消失的群體,陳煒舜從《紅玫瑰與白玫瑰》說到最近上映的《第一爐香》。隨著張愛玲及其作品的偶像化、經典化,人人都相信自己的詮釋更趨近原貌,但陳煒舜則始終認為,任何欣賞者都可以有一己之詮釋權,更何況導演? (閱讀更多)

雞同鴨講張愛玲——對電影《第一爐香》的一點反思

影評 | by 江俊豪 | 2021-12-15

張愛玲的短、中、長小說超過廿篇,說不多,也不少,在文學史上造就了一道獨特的風景。中、港、台學者對她浮華城市的蒼涼筆觸。但歷來把她的小說改編成電影只有六部,最近上映《第一爐香》在國內負面評論鋪天蓋地,江俊豪則有意為許鞍華平反,認為電影正好見證香港這個人欲橫流的城市,多元的雜種,笑罵間留下那餘燼的爐灰。 (閱讀更多)

《快樂第四名》——當興趣變成最討厭的事

影評 | by 黃思朗 | 2021-12-08

曾以《快樂到死》而廣獲好評的導演鄭址宇,2015年所拍的電影《快樂第四名》,探討何謂快樂之餘,也藉此引發觀眾對教育的反思。在我們為勝利選手而歡呼的同時,往往製造了無數在旁襯托的失敗者,正如戲裡的「萬年梗頸四」俊昊。這部將於「新浪潮.新海岸:釜山國際電影節」重新放映的韓國作品,值得各位家長細心一看。 (閱讀更多)

地獄邊緣的蟻群——評《智齒》

影評 | by 江俊豪 | 2021-12-14

鄭保瑞執導的電影《智齒》,英文片名Limbo語帶雙關,其一意思正是靈薄獄。「斬哥」的嗅覺讓他更步步邁進靈薄獄的邊緣,憧憬在地獄門前可保存逝去溫暖的家庭記憶。王桃神經的敏銳讓她良心長期在地獄邊緣受煎熬,故她甘心被「斬哥」利用,甚至成為連環殺人犯的誘餌。可惜螻蟻只能在垃圾堆裡偷生,不配成為救贖的羔羊。任凱則要在血腥味裡一點一點品嚐智慧(齒)帶來的反噬⋯⋯ (閱讀更多)

《神女觀音》:《農情家園》沒有告訴你的美國夢

影評 | by 紅眼 | 2021-11-26

《神女觀音》曾被選入香港國際電影節,今年再次被選入「新浪潮.新海岸︰釜山國際電影節」,最大原因莫過於今年尹汝貞憑著《農情家園》贏得奧斯卡最佳女配角,聲名大噪。不過,《神女觀音》幾乎就是《農情家園》所追憶的那段八十年代美國中產夢的反面。或者就是那麼諷刺,《農情家園》裡面,尹汝貞有個美國兒子,為了將母親接到美國生活,不惜屈就自己在養雞場做苦工:檢查雞的性別,一半留下,一半扔掉。尹汝貞卻剛好扮演著雞的兩種命運,夢與夢遺。在《農情家園》她是留下來的那一半;在《神女觀音》就是那些被丟棄的,無依無靠地死去的另一半。 (閱讀更多)

《梅艷芳》:成為閉幕曲的《夕陽之歌》

影評 | by 呂永佳 | 2021-11-25

《梅艷芳》所論述的「香港女兒」傳奇,有人含淚離場,亦有人認為電影拍得刻板。2個多小時的電影值得看嗎?呂永佳認為單單是聽3分鐘的《夕陽之歌》,就值得了:「梅艷芳要穿上婚紗,唱《夕陽之歌》,一個人走上天堂之門。倔強、永不低頭,她即使離開世界,沒有人敢說她輸給任何東西。這是她給香港人的信。」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社畜教父卡夫卡

書評 | by Sir. 春風燒 | 2025-01-22

編輯推介

怎樣去感覺力量

散文 | by 蘇苑姍 | 2025-02-06

Lovesick:當代社交倫理一瞥

理論 | by 任弘毅 | 2025-02-06

舊書

散文 | by 黃戈 | 2025-02-04

精衛(讀讀山海經其二)

散文 | by 跂之 | 2025-02-02

誰是大英雄

散文 | by 李昭駿 | 2025-02-01

2025年文人春遊推薦

無秩序編輯室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29

橫渡

散文 | by 余婉蘭 | 2025-01-29

致鍾玲玲的信

其他 | by 黎哲舜 | 2025-01-29

有時風勢很大

小說 | by 徐焯賢 | 2025-01-28

另類風景

散文 | by 言水 | 2025-01-25

周冠威開辦電影課程 透過恐怖片探討人心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25

大衛連治的魔力

其他 | by 馮睎乾 | 2025-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