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 | by 紅眼 | 2022-10-24

這年頭,常有感於言論自由被打壓,真心話很難說,甚至不敢說,你不怕,團隊之中都有其他人怕,怕踩到無形的政治紅線,所以,於大眾娛樂作品裡能夠接收到某些聲音,就總是覺得份外討好。然而,借作品去說話,為反映當下政治現實,滲入各種弦外之音,說穿了其實不足以令它變成好作品。 (閱讀更多)

遠走何太遲?評《飯戲攻心》

影評 | by 江俊豪 | 2022-10-21

透過四場主要的「飯戲」,〈飯戲攻心〉既莊重又溫情地回應一家人吃飯的傳統,同時也以吃和歡樂為武器,打破家庭這長久以來作為維繫道統倫理的關係,讓江俊豪印象深刻的,是導演陳詠燊為電影設計了大量金句,其中也有以零碎張愛玲腔調嘲弄家庭成員的。 (閱讀更多)

《情色戲院》:女性跟蹤狂情欲流動的機制

影評 | by 蛙泳的倉鼠 | 2022-10-14

紐約獨立電影代表作《情色戲院》,最近被選作第29屆台灣國際女性影展的「漩渦迷情」單元。根據策展人陳慧穎的介紹,此次「漩渦迷情」的選片方向,會指向情欲、性、權力關系背後的運作機制,《情色戲院》講述的正是一個女性被情色電影和男性凝視深刻影響後,接著將發生甚麼的故事。 (閱讀更多)

《明日戰記》:刑天與明天的距離

影評 | by 雙雙 | 2022-10-12

作為近來最受熱議的電影,很多影評早已探討過《明日戰記》與現實之間的對應或不對應關係(後者比如是地名上的去語境化)。而把《戰記》抽離機甲科幻片和香港電影的語境,它最使我深刻的就是三句對白——第一句肯定是未看其片先聞其聲的「天幕就係我,我就係天幕」,其次是作為電影主旨而刻意(且)重覆的:「Ending係點,我哋自己決定㗎。」和不無巧思的:「刑天?打到你冇明天!」在電影情節上,「明天」自然屬於「我們」而非「刑天」,但在我看來,「刑天」和「明天」毋寧是銅板的兩面——而這個銅板的「公定字」正正決定著「我們」的ending:一邊是「Ending係點,我哋自己決定㗎」,一邊是「刑天就是我們,我們就是刑天」。 (閱讀更多)

《給阿媽的一封信》:那些無從說起的歷史空白,她們畫下拍下記下

影評 | by 林英華 | 2022-10-17

紀錄片《給阿媽的一封信》(A Letter to A’ma)源自於導演陳慧齡在2004年任職高雄女中美術老師時給學生的一份課業。「我們從一張臉開始練習起。從今天開始,大家可以回去找阿公阿媽,跟他們聊聊天,收集他們的生命故事。」這是紀錄片的開首,亦是陳慧齡與她的學生決意踏上電影之路,用影像去找尋自我認同的開端。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社畜教父卡夫卡

書評 | by Sir. 春風燒 | 2025-01-22

編輯推介

怎樣去感覺力量

散文 | by 蘇苑姍 | 2025-02-06

Lovesick:當代社交倫理一瞥

理論 | by 任弘毅 | 2025-02-06

舊書

散文 | by 黃戈 | 2025-02-04

精衛(讀讀山海經其二)

散文 | by 跂之 | 2025-02-02

誰是大英雄

散文 | by 李昭駿 | 2025-02-01

2025年文人春遊推薦

無秩序編輯室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29

橫渡

散文 | by 余婉蘭 | 2025-01-29

致鍾玲玲的信

其他 | by 黎哲舜 | 2025-01-29

有時風勢很大

小說 | by 徐焯賢 | 2025-01-28

另類風景

散文 | by 言水 | 2025-01-25

周冠威開辦電影課程 透過恐怖片探討人心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25

大衛連治的魔力

其他 | by 馮睎乾 | 2025-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