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眼關七】《七人樂隊》:勝在還有不跟大隊的徐克

影評 | by  紅眼 | 2022-08-10

久聞樓梯響的《七人樂隊》,號稱香港影壇夢幻隊的傾力之作,原意是集結七名香港導演巨匠,以七部短片扣連香港歷史七十年。結果,電影卻出色在一眾金像獎最佳導演聯合示範了「攬炒」的美學。唯一甩身的人,可能是因病請辭的吳宇森(電影亦完全省略了本身由吳宇森抽籤負責的 1970 年代部分)。


通常大師級聯手之作都是雷聲大、雨點小,大家都不會貿貿然瞓身交出最好的作品。雄心萬丈,以電影見證香港歷史變遷的《七人樂隊》也不例外,七部短片風格迥異、好壞參半,而且看得出導演們各有政治包袱,面對歷史處處避忌及失語,唯有顧左右而言他,一邊轉身,一邊用心於不同地方。作品之間也沒太多較勁和價值觀的衝突,仍離不開老調重彈的所謂「香港精神」:捱盡艱苦日子終成大器(洪金寶《練功》),日子清貧但粗茶淡飯亦是滋味(許鞍華《校長》),一夜破處、兒女情長(譚家明《別夜》),或是一夜致富、投機攻利(杜琪峯《遍地黄金》),以離地的激情與虛無的數字遊戲掩蓋時代變遷,把城市面貌的翻天覆地,淡化成一沫濃情的鄉愁和爺孫情(林嶺東《迷路》及袁和平《回歸》)。


除了孤僻離群的徐克。這並不是因為徐克那一部《深度對話》比起其他作品精彩,而是他不跟大隊,完全無視這場很傻很天真的歷史扮演遊戲,選擇用一座瘋人院代替了整個香港。七部作品之中,有人特別討厭徐克的部分,甚至認為他離題萬丈亂,但個人最喜歡就是這部《深度對話》。故事借瘋人院裡裝傻扮懵的幾段對話,假作真時真亦假,暗中戲謔了同場幾名導演以及《七人樂隊》這個企劃,嘲笑這部電影看似充滿時代抱負,實則痴人說夢。歷史?時代?香港?都是住在瘋人院裡的人才會爭奪,你以為拍一部電影就能重構時代,電影人能擁有話語權嗎?電影只是一套騙人伎倆,被主旋律操控的幻象。反而裝傻扮懵說三道四,看似亂來一通,卻在瘋人院裡保持尖銳的人,仍然是徐克。這個走進中國大陸,近年不斷製作愛國大片而捱鬧的香港導演,最終自行亮相,以後設形式跳進了電影 —— 這個到處都是鏡頭和忌諱的瘋人院,既充滿了自嘲意味,也不失睿智的搞怪本色。


杜琪峯在訪問中提到,徐克是因為不滿意自己抽籤的那個年代(但無人願意跟他交換),於是決定不跟隨大家約好的那套玩法,架空歷史踢走香港,拍成這一段兜個大圈來自嘲的玩味小品。而我傾向覺得,徐克過去多年都一直有自己的玩法,依附於商業主流、政治主旋律,卻從不守規矩,從電影新浪潮年代到後來組團北上參與合拍片、執導愛國大片,都總有著行禮如儀,但陽奉陰違,仍然偏鋒搞怪的痕跡。在《七人樂隊》裡面,徐克排在最尾,作品一如其作風,像個問題學生文不對題通篇亂寫,然後交卷給老師,但並非言之無物。故意彈錯音、不跟旋律,甚至表明了對於「以電影回應歷史、致敬時代」這種想法的種種質疑、褻玩和嘲諷,某程度上就像徐克自身的寫照。其實徐克的導演包袱應該是七人之中最沉重,但他拍得最輕,也最聰明。


至於其他導演,杜琪峯拍得最認真、最看透世事(相對於徐克的九唔搭八),三毛最發自真誠,八爺最傳統工整,林嶺東直到遺作還是那樣老土,但是都好。只可惜我的道行不夠高,譚家明《別夜》實在捱唔到。


譚家明這一部有意對自己成名之作《烈火青春》致敬的波希米亞式愛情故事,特別讓我看得難受,也突顯了《七人樂隊》最關鍵的問題。為何要聯合七名神檯級導演去拍《七人樂隊》?若然要用電影見證歷史、整理時序,要懷愐美好的菲林時代,何不乾脆重看七名導演過去數十年的代表作?《七人樂隊》沒任何一部短片更勝他們過去的作品,當然,電影確實有著一些他們以前作品沒有的獨特味道。啊,不是人民幣的味道,而是過期的香港味道 —— 當然,配合電影主題,都可以形容為過期菲林的味道。有導演對此自嘲自憐,但有些導演並不自覺,甚至認為是美學的一部分。譬如仍然停留於 80 年代的譚家明。


只談拍攝水準、社會性及故事深度,《七人樂隊》實在拍得不像樣,很難聯想到是七名香港導演巨頭的集大成之作,反而更似是電影系學生的畢業聯展。這部超齡而過期的實驗作品,確實有可能污辱幾名導演的影壇成就,但同時見證了他們已經不再當下。他們是屬於過去的,他們的風光亦已過去,成為懷舊的一部分。而今日的香港,屬於繼續用作品留下見證,讓那些被抹走了的歷史以某種形式「存在」的年輕電影人。弔詭的是,如今把香港故事寫得最真誠的作品,是一些已經消失,不存在的電影。應該說,如果要寫出一個真誠的香港故事,它們就必須消失、不存在。但它們的缺席與不能被觀看的命運,本身已是一種時代的見證,才是時代的見證。



【一眼關七】《七人樂隊》:奏不出的未來


13006038195621406


延伸閱讀

作者其他文章

紅眼

寫電影、電視劇、流行文化。寫小說。文章散見明報、立場新聞、商台903、端傳媒、虛詞、週刊編集、天下獨評、Madame Figaro 等。曾獲香港中文文學創作獎冠軍、青年文學獎。已出版長篇小說包括《毒氣團》、《廢氣團》、《沼氣團》、《小霸王》、《赤神傳》及短篇小說集《壞掉的 愛情》、《極短篇:青春一晌》、《紙烏鴉》、《獅人鳳》。

熱門文章

編輯推介

台北之旅藝術有感

藝評 | by 胡夢未 | 2024-03-18

《新活日常》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03-14

殖民地的語言

散文 | by 王崢 | 2024-03-08

驚蟄

小說 | by 盧卓倫 | 2024-03-08

《無邪之境》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