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眼關七】《過時.過節》:齊齊整整吃一盆支離破碎的菜

影評 | by  紅眼 | 2022-12-08

相信《過時.過節》會讓香港人氣男團一眾粉絲看得十分激動,畢竟導演確實悉心為演員安排了大量「演技大爆發」的動人場面。鑑於過去幾部有男團成員「揹飛」的作品都屬成功例子(聽聞電影還有暱稱叫《阿媽又再有咗第二個》或《阿媽有埋第三第四個》),顧名思義,票房數字應該不太擔心,但我比較擔心的是導演曾慶宏。


這一位幾年前會拍中大民主女神像,備受期待的「鮮浪潮」導演,卻在他的「首部劇情片」裡隱約滲出隨波逐流的傾向。過去一直投身獨立電影製作的曾慶宏,於 2019 年的「首部劇情電影計劃」裡脫穎而出(同年另一組別的得獎團隊,是曾憲寧執導的《燈火闌珊》,與《過時.過節》同為今屆香港亞洲電影視節的開/閉幕作品)。電影原本取名《陽》,即故事主人公的名字,最後改為片名有 Double Meaning 的《過時.過節》。片名有趣,也很點題,問題是無論節奏、對白以及多名演員的表演方式都極不統一,好幾幕似是電視台單元劇,另外幾幕則完全放縱影帝影后「飆戲」,或是明顯準備不足,容許經驗不足的演員像「臨記」一樣硬背對白。故事圍繞支離破碎的家庭成員,實際上則各自拼接了支離破碎的劇情,整體而言,更似是將幾部質素參差的短片「剪埋一齊」的製成品,估計後來是一方面要配合演員檔期(及演技),而另一方面有意迎合主流觀眾,有著不少遷就和改動。後來跟導演本人做了訪問,就更明白,這部改編自他的親身經歷,圍繞自己家庭問題的作品,有些部分他是願意赤裸自白,拋磚引玉,但亦有些私密部分,他始終不想對外披露,這解釋了劇本於某些角色衝突過份省略,只以潛台詞方式處理的情況。畢竟是將自己的家庭創傷搬上銀幕,總有不足為外人道的忌諱,人之常情,但就成為了情節略欠說服力、角色關係鬆散的致命傷。


然而,更大的問題是,跟曾慶宏過去幾年的短片相比,《過時.過節》整體打磨得令人意外而徹底的光滑,同時又為了讓作品顯得不沉悶,不似電視台的合家歡製作,於是又加插一段又一段的倫理衝突,一條又一條教人特別有共鳴的尖刺 —— 這種欲蓋彌彰,出自一位已深耕多年的電影創作者,看著特別覺得痛心。故事裡那些隨處可見的尖刺,看似深刻牢固,卻原來為了劇情需要便可以隨手拔起,不痛不癢。父子不和,離家出走不再見面就好了。感情失落,今晚漏夜去行山就好了。婚姻失敗,搬上佛山就好了。但角色之間的衝突,觀照社會現實的那些世代分歧,又是否真的一家人食餐飯就好了?


當然,作品不需要為社會現實的問題找答案,更沒責任幫大家搵出路,提供解決方案。然而,為了不讓主流觀眾帶著問號離場,要大家看得明白、心安理得,故事最後偏偏就用了最難看、最粗暴的解決方案,以阿媽教仔、老竇認錯的傳統哲理迅速修補所有關係缺口,劃上句號 —— 實際上那是一個 Sharp Cut 收筆,但剛好就跟為了打圓場而匆匆堆砌的大團圓結局非常不搭。阿媽/電影的結論是,唔理喇,食完一餐飯先算。世間上冇嘢重要得過冬至,只要齊齊整整食一餐飯,所有積壓多年的糾紛、仇恨、價值觀的衝突,雖然一切都沒解決過,但同時所有問題用一個盆菜就可以跳過,跳過了就不再存在(於觀眾眼前)。劇本不需要事事交代,而角色寫得簡簡單單並不罪過,但到底要妥協到一個怎樣的地步才會寫得這麼懶?很不情願要作出如此比較,但平心而論,情海翻波讓觀眾笑餐懵的《飯戲攻心》都至少花足心機去寫劇本,跌宕起伏吃了五頓飯。


如果要說近期對父子情和電影熱情描寫得最動人的作品,我心目中的首選是 Steven Spielberg 的《法貝曼:造夢大師》(The Fabelmans)。當然,把剛剛交出首部劇情片的香港新導演與一代影壇名宿相提出是不公道的,但在透過電影/創作梳理自身家庭問題的範疇上,老導演花了半生才能參透這段父子關係,曾慶宏則難免太過急進,他冀望將自己的家庭問題傳遞給觀眾,藉此引起社會共鳴 —— 誠然,許多觀眾對《過時.過節》的評價都三句不離「很有共鳴」(包括我自己)。但導演亦要明白,無論共鳴多少、深刻與否,都是屬於觀眾的內心感受,而不是對作品本身真正意義上的評價。拍得再差的作品,其實都可以有共鳴。


《過時.過節》故事本身不差,尤其它要探討的家庭、倫理、婚姻關係,既呼應了當下的離散時刻,也是香港社會世代交迭無可避免的常態,作品當初獲獎並不過譽,然而,電影最終卻以俗套的催淚形式呈現人前。作為一名獲得多次獎項肯定的獨立電影人,曾慶宏以溫情倫理走入主流的嘗試,確實教人失望,但在某種意義上都未必完全是「壞事」。在這個多線並行的煽情故事之中,個人認為,只有談善言獨自登山那一段不落俗,它既是電影不至於與《阿媽有咗第二個》和《假冒女團》被歸類為同系作品的最大原因,也可能是導演心中尚未崩壞的一隅。



【一眼關七】《過時·過節》:爸爸請放下菜刀


延伸閱讀

作者其他文章

紅眼

寫電影、電視劇、流行文化。寫小說。文章散見明報、立場新聞、商台903、端傳媒、虛詞、週刊編集、天下獨評、Madame Figaro 等。曾獲香港中文文學創作獎冠軍、青年文學獎。已出版長篇小說包括《毒氣團》、《廢氣團》、《沼氣團》、《小霸王》、《赤神傳》及短篇小說集《壞掉的 愛情》、《極短篇:青春一晌》、《紙烏鴉》、《獅人鳳》。

熱門文章

《破.地獄》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03

編輯推介

社畜教父卡夫卡

書評 | by Sir. 春風燒 | 2025-01-21

略談香港中文考試之存廢及其他

時評 | by 淺白 | 2025-01-21

樂諾的番茄炒蛋煲

小說 | by 梁曉聆  | 2025-01-18

悼邵家臻

詩歌 | by 李金鳳 | 2025-01-17

美國著名導演大衛連治逝世 享年78歲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16

獨力湊仔兩日談

散文 | by 曾繁裕 | 2025-01-16

東尼瀧谷——貪戀村上春樹

影評 | by Ivymoksha | 2025-01-15

《爸爸》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12

【2024年香港書店面貌變化小匯總】

現象 | by 漫遊香港書店 | 2025-01-07

「作者」的復活

教育侏羅紀 | by 任弘毅 | 2025-01-07

詩三首:〈阿修羅時間〉、〈意義〉、〈瀉湖〉

詩歌 | by 王兆基,王崢,王培智 | 2025-01-05

【2024回顧】告別逝去的人

現象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03

他們想,反正我不作惡都改變不了世界

影評 | by Sir. 春風燒 | 2024-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