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眼關七】《過時·過節》:爸爸請放下菜刀

影評 | by  葉七城 | 2022-12-07

紅眼比我早看《過時·過節》,他看後傳訊息給我:「覺得你會睇到流馬尿」,把我嚇了一跳。我看了電影,沒有哭,只覺得煩厭,但我明白他為何覺得我會「睇到流馬尿」,因為我對「中年失落」主題的電影感慨良多,容易觸景傷情。

《過時·過節》中寫得最好的角色是陳旭真(謝君豪飾),典型的中年失落狀態,可惜電影描寫家庭矛盾未竟全功,沒法感動我,結尾父親與兒子阿陽(呂爵安飾)的和解軟弱無力,而且導演曾慶宏對母親玲姐(毛舜筠飾)這角色很殘忍,沒有半點慈悲,如果導演能放下一些內心的重擔,這部電影會「鬆開」一點,現在拍的痛苦,看的也痛苦。也許只有呂爵安的粉絲樂在其中。

我回覆紅眼短訊:「父親呢個角色 ok,對於失業,唔搵工,又要供樓我有經驗。」

電影想寫一個家庭的糾結與和解,本意是好的,但似乎角色塑造未夠成熟。開首的一場戲來得太快,角色還沒建立好,便出現「父親持刀指向妻子,兒子因此憤然離家,8年不回」的關鍵情節,真是吃力不討好,縱觀我全程都未能進入Edan 角色的情緒。

導演好像要三扒兩撥去到阿真持刀向著整天說著抱怨說話的妻子,然後將餘下的篇幅都用來化解這些恩怨,但往後的情節是相對鬆散的,我覺得沒有必要讓「持刀相向」這場戲太早發生,因為所有角色都未有足夠的感情蘊釀 -- 包括3個最主要的角色(陳旭真、玲姐和阿陽),我仍未弄清為何先前像社工口吻的兒子,屢次作為父母吵架的「和事佬」,姐姐琪琪(談善言飾)目睹父親持刀欲斬母親,驚慌之餘,會立即打電話給阿陽,弟弟好像才是一家之主。

「持刀相向」那場戲很突兀,用力過猛,破壞了整部電影。爸爸很衝動?媽媽很毒舌?處境像Beyond 歌曲《爸爸媽媽》(但去除了歌詞原有的隱喻):

「爸爸要爭論昨日是誰錯 / 媽媽她心裡一把火 / 乖乖已長大莫問是誰錯 / 只想你一句講清楚 // 過渡期裡戰鬥未曾過去 / 我被遺棄太過令人費解 / 爸爸他說媽媽真失敗 / 今天真正主角是我嗎 / 爸爸請你歸家休息吧 / 今天真正主角是我嗎」

觀乎整部電影,也沒法解釋阿陽的「憤怒」-- 可能這是導演親身經歷,展現在電影裡,變得庸人自擾,坐困愁城。

很多新導演都有一個通病,經常不「交代」重要情節,認為「省略」很有型。電影初段,從車上陳家4人的對話交代了陳旭真失業,妻子勸他搵工,要「馬死落地行」,始終沒交代阿真的職業,是社會環境令他失業,抑或只是沒積極搵工,因此沒從判斷陳旭真的狀態。導演一定認為不重要所以刻意不說,不然在對白中安插一句何其容易。很多導演篤信講得太多便是低手,不想似大台電視劇集的角色,獨自一人也會自言自語,將一切交代清楚。

據悉,《過時·過節》裡的家庭關係是導演的經歷改編。戲劇與真實的關係很奧妙:不是所有真實的經驗直接放到電影中都會「好看」,需要適量的「調節」,方能讓觀眾投入。如何決定收放,誇張或抑收歛,視乎導演對作品的理解與演繹。

然而在真實素材與想像之間,導演在許多地方也「用錯力」,情感錯配。陳旭真的狀態是最真實的,一直賦閑在家,找不到工作,忍受妻子的呼喝,他拿著手中的記事簿盤算「未來」-- 這可能來自導演對親人的「觀察」。然後阿真告訴妻子要「上佛山」,幫助朋友攪生意,他可做回「老本行」(戲裡從沒說明是什麼),接著阿真說「我而家誠意接受離婚」便很奇怪,是情緒錯配,一個對婚姻麻木的人,還周詳地安排了自己的生活,是不會這樣說話的。

主角阿陽8年不理睬父親,期間卻去了美國讀碩士,學成歸來「暗地」住祖屋,繼續不理睬父親,與好友雀仔(盧瀚霆飾)創業,設計讓玩家疏導情緒的沉浸式「VR食飯Game」,卻想到要邀請打機紅人「情哥」(周志輝飾)代言,找投資者時又不肯接受「逃避現實」的意見,拂袖而去......阿陽這個角色根本無從捉摸。後來琪琪獨自夜間行山,阿陽當Uber司機遇上當的士司機的爸爸,兩人和解但維持不一起吃冬至飯......整部電影已經像一盤散沙。

片名的「過節」有雙重意義(「慶祝節日」與「矛盾糾紛」),父親與兒子的糾結解開,只有阿玲被懲罰:僱主移民,老公上佛山。我真心希望阿玲只是導演創造的角色,這個角色反映了導演的恨意和執念,並非一家人吃頓冬至飯可以化解的。


【一眼關七】《明日戰記》:安全抵達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原址重建:《爸爸》觀後感

影評 | by 金成 | 2024-12-05

〈關於爸爸的兩位小演員〉

影評 | by 毛曄穎 | 2024-12-12

編輯推介

迪士尼刪除新作的跨性別元素

報導 | by 虛詞編輯室 | 2024-12-21

飲江詩兩首

詩歌 | by 飲江 | 2024-12-19

Fahren

散文 | by 言水 | 2024-12-19

被時間觸碰的光之羽

散文 | by 賴志豪 | 2024-12-14

張愛玲與宋淇談瓊瑤 也談亦舒

歷史 | by 馮睎乾 | 2024-12-12

法協記憶與逝水年華

散文 | by 箋箋 | 2024-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