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香港,我街道》厚重而廣泛,分為港島、九龍、新界三章,鉅細靡遺。收到《我香港,我街道2:全球華人作家齊寫香港》,我竟然一口氣讀完(中間看了一部電影,略為打斷了),欲罷不能。續集全書分「我的城裡有你的街」、「那裡的香港人」、「我城漫遊」三輯,不論是寫同名的香港與外國街道,還是外地作家寫香港街道與人,又還是不同作者的自由投稿,都可見編輯策劃人的目光,配上作者的視點。
提到目光與視點,因為《我香港,我街道2》是文字之書,更是一部視覺之書,編輯策劃的痕跡歷歷在目。輯一「我的城裡有你的街」是寫一條香港實存街道,需要與外國街道同名,編輯有意營造Double Vision(雙重視覺,複視)。在寫作的題旨上,至少可以上溯至馬朗五十年代的經典詩作〈北角之夜〉。〈北角之夜〉是一首視覺之詩,顧名思義是寫夜晚的北角,但彷彷彿彿又像是寫夜上海。北角之夜與夜上海,產生了雙重的視覺。房慧真筆下的灣仔太原街,與台北太原路並置,都是小鋪人情。胡晴舫從第三街,想到曼哈頓第三街,黃愛華在科隆找到高街(其實香港高街原名第四街),西營盤原來有城市漫遊者的任意門。袁紹珊寫天神巷與天后廟道,廖偉棠寫北京路與北京道,翻過了青春時光之一頁。至於楊彩杰、盧燕珊與李智良都採用比較宏觀的歷史敘述,滿足了讀者的歷史掌故癖,剎那之間神遊殖民地與故國舊蹤跡。
「那裡的香港人」中,有台灣與澳門作家寫香港街道與人,輯中的香港作家或是移民外國,或在外國升學就讀,隨著反送中運動後香港移民潮再度湧現,以台灣為中心的海外香港作家群,已經成型成陣。至於「我城漫遊」一輯的筆法多樣,有散文、小說、斷章,大多篇幅簡短,也帶來一些別具情味的隨筆。據鄧小樺在《我香港,我街道2》編者序〈他地在地〉所說,手頭還有大量詩歌,我個人也不禁期待第三輯是一部詩集。
《我香港,我街道2》是文字之書,也是一部視覺之書,自然地帶動讀者回帶flashback,時光可以倒流。書中尤其多書店往事的文章,如寂然寫北角森記、楊佳嫻和廖偉棠不約而同以旺角西洋菜南街書店為題。我們從書中若干文章,可以重組「七十後」「八十後」的集體文化記憶,一切如在目前:除了洪葉、東岸、樂文、田園、榆林、序言等旺角菜街書店,廖偉棠提到的尖沙咀HMV,當年為香港人帶來可以一再沉吟的視聽之區,而甄拔濤和蘇朗欣寫到油麻地的百老匯電影中心,更是我們無數人的啓蒙之地。油尖旺一帶的文化版圖,到底如斯實實在在。
我曾在荃灣住過多年,難免格外偏心留神,看到馮敬恩筆下石圍角的那條斜路,還有黃敏華寫西樓角路上的天橋,都有街坊的立體視覺。荃灣的行人天橋四通八達,點到點架空連接,黃敏華寫得很地道。
還記得也斯為馬朗詩集《焚琴的浪子》,寫下長序〈從緬懷的聲音裡逐漸響現了現代的聲音──試談馬朗早期詩作〉,也斯寫北角的世界,有求知和遊戲,也有生和死。《我香港,我街道2》的雙重視覺,不單是此地與他方,昔日與當下,記憶與觀察,也疊合了生死兩域。黃麗群寫蘇杭街的林女士,李儀寫大嶼山的牛群,袁嘉蔚寫爺爺嫲嫲等篇,足證文章可以招魂,魂兮歸來。
在生與死之間,有時間與空間,物是人非,人漸去,漸老。想起在與不在的故人,難免上接抒情之詩,如今忽然想起歐陽修七律〈去思堂手植雙柳今已成蔭,因而有感〉:
曲欄高柳拂層簷,却憶初栽映碧潭。
人昔共遊今孰在,樹猶如此我何堪。
壯心無復身從老,世事都銷酒半酣。
後日更來知有幾,攀條莫惜駐征驂。
從《我香港,我街道》到《我香港,我街道2:全球華人作家齊寫香港》,天地更廣闊了,今昔之間、街巷之間,還有無窮故事,只是樹猶如此,人何以堪。幸好有書與文學,提醒我們路是怎樣走過來,榮光下的香港,始終是我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