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 | by 梁綉怡 | 2025-04-14

近年意大利作家卡爾維諾過去多部經典名作中譯本重新出版,其為首度由義大利文直譯,包括《給下一輪太平盛世的備忘錄》。這是卡爾維諾受哈佛大學諾頓講座邀請所寫下的六篇演講稿,透過五個主題「輕、快、準、顯、繁」闡述他眼中傑出文學所應具備的品質。《文訊》雜誌邀請了台灣當代作家連明偉與身兼軟體工程師的小說家李奕樵,分別代表人文與理工的寫作者,閱讀與思考《給下一輪太平盛世的備忘錄》的不同解讀方式,剖析卡爾維諾留給文學創作者的指引。 (閱讀更多)

為了自由而直行:讀邱永漢《我的青春臺灣,我的青春香港》

書評 | by 林介如 | 2025-04-12

著作等身、在日本被奉為「賺錢之神」、同時是直木獎首位非日籍得獎作家的邱永漢,1994年寫下的自傳《我的青春臺灣,我的青春香港》,於百年誕辰之際推出全新中譯本。全書回溯他動盪不安的前半生,藉由他的「青春」經歷,我們讀到的是臺灣作為殖民地所遭受的不平等對待,以及政權更迭後的暴力與壓迫,種種不穩定的因素構築了這一代人的青春。 (閱讀更多)

《遷移者之歌》藝術的形體,勞動的身體

劇評 | by 江祈穎 | 2025-04-09

江祈穎讀畢《遷移者之歌》劇本集後,憶起自己在2023年在澳門藝術節碰到《消失的身影》便開始對工人有更收入的了解。劇本集收錄了石頭公社過住兩部作品《勞動的人》和《消失的身影》,兩套作品將勞動的身體化為劇場的詩篇,訴說著移民工與地盤工人的血汗與靈魂。江祈穎認為,這不僅是對工人身體的再現,更是一場對理解的叩問——我們未必能全然走進工人的世界,卻被提醒在每一次擦肩時,都需要我們更多的接觸,令他們能參與於社會中,令他們的身影能夠被看見。 (閱讀更多)

《柔道龍虎榜》:杜琪峯的鬥心

影評 | by Ivymoksha | 2025-04-09

杜琪峯參與監制的電視劇《三命》上映後,令到眾多觀眾相當興奮。Ivymoksha因而想起杜曾執導的電影《柔道龍虎榜》,指出其雖為勵志片,為感動人心之作,然而因缺乏黑白二道的劇情張力,使其口碑及票房並不理想。其實,《柔道龍虎榜》不但致敬了黑澤明的《姿三四郎》,亦擁有著杜琪峯一貫風格,透過電影剖析人應如何面對命運這一重大議題上,配以角色精湛的演技,加深電影的感動層次。 (閱讀更多)

為什麼綠色是電影裡最孤獨的顏色?

其他 | by 一只 | 2025-04-09

綠色作為我們日常生活裡最常見的顏色,一只認為當其出現於電影當中,便會有著特殊的含意,更將其稱為電影裡最孤獨的顏色。一只例舉出不同的電影作品,包括《德州巴黎》、《花樣年華》、《22世紀殺人網絡》等,解釋導演如何透過綠色營造出虛幻、疏離、空虛等曖昧效果。 (閱讀更多)

漫想《米奇17號》

影評 | by 姚金佑 | 2025-04-08

姚金佑傳來《米奇17號》影評。他觀畢電影後認為抛出許多的議題,卻又鑽不深入,認為導演奉俊昊野心過大。當中複製人17號與18號一個溫柔(或懦弱),一個剛烈(或暴躁),但劇中並未講解性格轉變之因由。然而,當姚金佑重新審視電影內容後,發現前後兩個米奇在性格上的這個轉變,是情有可原的。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眾生相》:見眾生

影評 | by 亞C | 2025-10-21

編輯推介

葉姐

小說 | by 楊彩杰 | 2025-11-03

搞軭

小說 | by 周丹楓 | 2025-10-31

小刀

小說 | by 鍾粹 | 2025-11-01

奧迦斯的旨意

小說 | by 潘逸賢 | 2025-10-31

談《叮叮行》 ——筆訪詩人吳俊賢

專訪 | by 李浩榮 | 2025-10-30

Yet are we tomorrow’s men

散文 | by 孔銘隆 | 2025-10-29

【教育侏羅紀】白鴿

教育侏羅紀 | by 王思皓 | 2025-10-28

Heathcliff

散文 | by 俞宙 | 2025-10-24

七日失戀療程

小說 | by 水 | 2025-10-24

《風林火山》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10-23

東亞文藝之沈痾:超越人性的遲疑

其他 | by 盤柳儂 | 2025-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