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火的少女畫像》,如也看了三遍。「當你注視畫中人,我又在注視著誰?」即便不是建立於畫與被畫的凝視,但凡是在某些境況下、來自某個人的注視,即便些許飄忽,如也覺得都是一樣,懷著某種好奇和慾望;只是,觀看者與被觀看者感受到的又會是甚麽?箇中深藏著怎樣的差異? (閱讀更多)
但所謂「末日」或許仍有另外一種,那與其說是人類共同等待的、世界覆滅的結點,不如說是每一個人生命裡萬劫不復的時刻;它不似災難片中那個被超級英雄拯救或無力拯救的外部世界,不似小行星擦肩之後再彈回的星球撞擊——世界此後悲情地消亡,它亦可以是主體自願從世界之中抽離的絕望時刻,如星光在夜空裡暗淡、泯滅之際——世界仍在,但只對於他者而言。 (閱讀更多)
當我們一日學不懂怎樣與地球,即大自然共生共存,繼續妄想自大地以萬物之靈自居,我們便要一直在這個「末日」輪迴中受苦受難。又或許,只有放下「人類」這一種執著,才能如佛陀般,超脫於這種屬於「地球」的「靈魂」的輪迴之劫。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