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遊行 | by 廖子豐 | 2024-09-20

在佛羅倫薩的學院美術館,大衛像吸引了廖子豐駐足欣賞。過程中,了解到米開朗基羅將未完成的作品稱為「囚犯」,因為他透過去除多餘的石材,解放了這些雕塑。大衛像的圓滿源於其剛好的「缺」,這讓他反思自己生活中的缺憾。經歷了中學畢業、留學、疫情和離別,他逐漸理解這些「缺」讓生命更圓滿。他認為,許多人在面對缺失後選擇成長,最終發現自身的完整,欣賞美在於欣賞缺陷,一如大衛像的魅力所在。 (閱讀更多)

一年容易又中秋 虛詞「中秋徵詩得月餅」大賽入圍與得獎作品出爐!

詩歌 | by 尹文羽,王培智,閒雲,任弘毅,雙雙,夜果 | 2024-09-16

杏仁糖

小說 | by 周丹楓 | 2024-09-12

周丹楓用純粵語書寫中年婦女阿蓮的日常生活之困頓。女兒大學畢業後成為躺平一族,身無正職;家中老貓回應亦漸少。阿蓮一人面對家頭細務,對餐廳食客與清潔環境同樣看不過眼,阿蓮失眠,不懂如何言說心中鬱結。疫情過後,因餐廳年輕同事都被炒魷,阿蓮成為年紀最大的人,與年輕一代有代溝。生意也不復往日,在無客的下午,阿蓮想起與老公的往事,忽然感受到生活的空乏。 (閱讀更多)

雨中的香港 見山還是山

散文 | by Sir. 春風燒 | 2024-09-06

Sir.春風燒在見山書店結業倒數時未能抽身來一趟,這次終於有空來港,可惜未有在大館藝術書展遇到Margaret。關於新書《雨中的香港》,他憶述有趣的購買經驗之外,也認為字裡行間充滿堅韌不拔的良善與可愛,Margaret在身體力行、認認真真地用溫柔的日常和童真童趣去抵抗、去消解每個虛無的荒謬,不亢不卑,看得人熱淚盈眶。即使緣慳一面,讀到《見字做功課》仍如臨場被老師點名批評和催交功課。那夜,他再讀到《郁鍵名饌》,想起離開大館後到訪的見山書店就潸然淚下,見山有此命途,有是一場圓滿。 (閱讀更多)

路殺

散文 | by 曾友俞 | 2024-09-07

曾友俞目睹一隻鳥被路殺的經歷,從死亡的瞬間中見到生命的脆弱。他從自己對死者物種的期待中質疑環境議題的自私與偽善,並指出死亡在不同意義系統中的不可詮釋性。曾友俞強調,無論是對人類還是對其他生物,生命的價值並不因其被定義而改變。目擊路殺的瞬間讓他體會到,存在的意義並非由人類主觀賦予,而是透過死亡恆存的現象無情揭示,留下的是恐懼與虛無的感受。 (閱讀更多)

管他紅杏還是南北杏

散文 | by 惟得 | 2024-09-05

惟得偶爾在電影中被阿倫狄龍的眼神所迷。他回顧了阿倫狄龍的電影生涯,特別是他在維斯康堤的作品中所扮演的角色,從早期的《械劫銷金窩》到《手足情仇》,展現了狄龍在不同角色中的魅力和複雜性。在《手足情仇》中,狄龍飾演的洛可與其他兄弟形成鮮明對比,尤其是他身上對於故鄉的感性與責任感。相較於浮誇的西蒙尼,洛可體現出對命運的臣服,他認為維斯康堤成功藉助狄龍的俊朗反襯出角色的謙卑與馴良,深化電影中作出道德抉擇需承擔背後代價的題旨。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社畜教父卡夫卡

書評 | by Sir. 春風燒 | 2025-01-22

編輯推介

舊書

散文 | by 黃戈 | 2025-02-04

精衛(讀讀山海經其二)

散文 | by 跂之 | 2025-02-02

誰是大英雄

散文 | by 李昭駿 | 2025-02-01

2025年文人春遊推薦

無秩序編輯室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29

橫渡

散文 | by 余婉蘭 | 2025-01-29

致鍾玲玲的信

其他 | by 黎哲舜 | 2025-01-29

有時風勢很大

小說 | by 徐焯賢 | 2025-01-28

另類風景

散文 | by 言水 | 2025-01-25

周冠威開辦電影課程 透過恐怖片探討人心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25

大衛連治的魔力

其他 | by 馮睎乾 | 2025-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