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 | by 陳巧蓉 | 2025-05-14

陳巧蓉傳來小說,書寫「我」因抑鬱症的關係而覺得活著十分痛苦,正當準備告別世界時,奶奶病危的消息打斷了「我」的計畫。在醫院,奶奶以梔子花比喻生命的價值,啟發「我」反思存在的意義。進入精神病院後,「我」在孤獨與哲學的碰撞中,試圖尋找答案:活著究竟為了什麼?從絕望到掙扎,「我」觀察身邊的人,感受日常的微光——陽光、花香、流浪狗的尾巴。奶奶去世後,梔子花盛開的花園成為「我」的寄託,開始期待生命中的小確幸。 (閱讀更多)

代溝

散文 | by 無鋒 | 2025-05-07

無鋒傳來散文。即使生於零零年代,但「我」的心理年齡比實際年齡高出三十多歲,謂同齡人中的異類,因此暫未經歷任何代溝的事情,同時又對此感到好奇。無鋒於快餐店與八旬老伯展開了一場啼笑皆非的對話,使他首度品嚐「代溝」滋味。從《三字經》被改編成「初之人」的戲謔,到「卜卜齋」學堂的體罰秘辛,老伯跳脫的思維與執著的生存智慧,讓無鋒從困惑漸悟隔閡背後的溫柔邏輯,成為一場荒誕又溫暖的「代溝」碰撞。 (閱讀更多)

【字遊行.捷克】來回內拉霍奇夫斯

字遊行 | by 惟得 | 2025-05-02

惟得在來回捷克內拉霍奇夫斯期間,遇上不少意外,如在布拉格火車站等待去程時,因一隻白鴿意外的「襲擊」及在公廁與守門胖婦人的爭執;從言語不通的紛爭,到內拉霍奇夫斯火車站等待時邂逅的神秘旅人米修柏哥里。這些意外,都使他對這此旅行更為印象深刻,而意外埋藏著各自的意義。 (閱讀更多)

《方圓》「蘿莉塔. 納博科夫」——編者話

其他 | by 方圓編輯部 | 2025-04-30

今期《方圓》以納博科夫著名小說《蘿莉塔》為題。納博科夫的《蘿莉塔》自問世以來,其書可謂文學史上的一大奇葩,亦掀起無數道德爭議。2025年,意識形態、左右派戰爭到達新高度,《方圓》決以「蘿莉塔」為題,並非重申對杭柏特或蘿莉塔的道德審判泥漿摔角當中,而是試圖從更幽微的縫隙切入原著及電影改編,去窺探創作與現實的共生、背叛與撕裂。有時候現實發生或發生過的事情,遠比小說中的情節更令人窒息及可怕。 (閱讀更多)

空心圓

小說 | by 石啟峰 | 2025-04-25

石啟峰傳來小說,寫出在舊區一條靜謐小巷裡,有一家三百呎的洗衣店,淼與母親相依為命,日復一日地忙碌於洗衣機的轟鳴與洗衣粉的刺鼻氣味中。這裡不僅是她們的生計,也是淼成長的見證。然而,當舊區重建的陰影籠罩,母親又猝然離世,淼的世界瞬間崩塌。面對政府的壓力與生活的重擔,她毅然選擇守護這間承載著母女回憶的小店,與變幻的時代抗爭。 (閱讀更多)

詩三首:〈我要讚美失敗〉、〈裏面的裏面〉、〈松果笑筊〉

詩歌 | by 郝偉凡, 雨曦, 徐竟勛 | 2025-04-25

讀詩三首。郝偉凡傳來詩〈我要讚美失敗〉,以一種近乎歌頌的形式試圖重新定義失敗的價值,認為失敗並非純粹的負面結果,而是生命與創作中自然且必要的一環;雨曦的〈裏面的裏面〉 揭示社會底層人物在社會變遷下人性掙扎與情感斷裂,以冷靜的語調記錄這些苦難,卻又流露出對愛與忍耐的肯定,試圖在殘酷現實中尋找一絲溫暖;徐竟勛詩作〈松果笑筊〉以「笑筊」這占卜結果不明確的狀態及松果為媒介,在詩中表達出對生命循環與無常的沉思,流露出對命運掌控的無力感,卻也在搖擺的風中尋找適應與平衡。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編輯推介

執拾遺傳症

小說 | by 彭慧瑜 | 2025-07-05

蘇苑姍詩三首

詩歌 | by 蘇苑姍 | 2025-07-04

散文 | by 俞宙 | 2025-07-04

〈黛玉笑了〉:捻花而笑的林黛玉

其他 | by 余永曇 | 2025-07-03

一天

小說 | by Rudee | 2025-06-30

詩三首:〈石身〉、〈春天〉、〈無題〉

詩歌 | by 王兆基, 黎喜, 潘國亨 | 2025-06-28

唐格朗(Tangerang)女子

小說 | by 悇愉 | 2025-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