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明報月刊》總編輯、資深文化人及詩人古兆申日前病逝,昔日文友無不婉惜。古兆申生前曾發表大量文藝創作及評論,筆名包括古蒼梧、傅一石、顧耳、林原、佐持和藍山居等,亦是崑曲研究學者。飲江借兒童繪本《Verry hungry caterpillar》並以〈蟲洞一一〉一詩悼念。 (閱讀更多)
對酒的經驗,與色無關,於鄧正健而言,不但像延綿多年的成人禮,更想到酒仙劉伶。劉伶最著名的事跡,莫如他發酒癲在家中祼跑,友人見狀嘲笑,他就反唇相譏:「我以天地為家,房屋為內褲,你為何走進我的內褲裡呢?」據《晉書》載,劉伶常常拿一壺酒,就坐上鹿車走入森山,並著隨從把鋤頭帶來,並囑咐:「死便埋我。」這直如一個有自殺傾向的酗酒者自白。但劉伶既要醉生夢死,每天大醉,也不屑估算那是否最後一次他的酩酊大醉。 (閱讀更多)
梁栢堅形容亦師亦友的潘源良乃是元祖MK仔,自小吸收香港街頭文化,同時又熟悉粵劇、流行口水廣東歌丶歐西流行曲及中外新舊電影,是市井之內有清泉。新著《為光音作證——潘源良香港誌記》由前余家強以訪談形式記錄,配以潘源良撰寫回應文章,爬梳交織出一生傳記,亦可了解到香港文化工業背後的脈絡。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