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卡洛斯

報導 | by  黎喜 | 2025-10-10

我愛塔季楊娜。我所說的愛並不是那些同志們口中的愛,他們其實不認識塔季楊娜,而我認識。但,當她慢慢地接近太陽,我想我已經不再明白她,即使,我願意。


貪欲


事情至今已是一個星期。昨天晚上,在酒店的房間裏,我打開電視,正播放著她的紀念特輯,特輯由國家電視台製作;人們緬懷她,把她的一生重溫了一遍。那是一個漫長的節目,主持人的神色很凝重,稱塔季楊娜將她的生命奉獻給國家的太空事業,他說:「塔季楊娜是一個堅定的太空探索者,為祖國的發展作出偉大貢獻,擁有鋼鐵的意志,她是國家引以為傲的『鐵女人』。」當我聽到這一句時,我好奇文稿由誰完成,不會是那位主持人,也許是某個委員會的成員。我想告訴他,塔季楊娜從不喜歡那個稱呼,那只是對戴卓爾的低劣模仿。我記得,當她第一次聽到那個稱呼時,我們正在躺在床上,她笑到止不住,激動得不斷用手拍我的大腿,她說:「別那麼貪心,血液裏不能有那麼多鐵,那會導致肝病的。」不過,其實這並不重要,塔季楊娜的想法不重要,笑話不重要,我大腿上的紅印不重要,只要委員會喜歡,然後令人們跟隨其路線,這對蘇聯而言就足夠了。


想像與真相


我睡得不好,床自作主張變大了。以往在基輔或某個羅馬尼亞的小鎮渡假時,我總是向塔季楊娜抱怨床太小,床墊太薄,經常傷到我的背。


「能旅行就不錯了,你是真的貪心。」「出來旅行就要盡興嘛,家裏還不夠苦嗎?」「你又沒有工作,怎能說苦呢?被我說中了吧?你本質上就是一個這麼貪心的人。」「塔季楊娜!你信不信我打死你?要不是你,我會變成現在這樣?我打打打打,你不准還手。」「我在稱讚你,好嗎?我不像你一般貪心,但這就是我喜歡你的原因。」「荒謬,哪有人這樣誇人的。」「我是說真的,我愛你,我愛你夠貪心。」


如果床樂意在那時變大而非現在,那會多好。我想呵責那張床,但塔季楊娜教導我,我們只是世界的外來者,和它沒有分別。


「不過你要記住一件事,貪不是問題,貪很好,這世界很多的美好都是貪出來的。」「但若然有一天你發現有事情你怎麼貪都貪不出來,那你就該停手了,從此修身養性,或者去貪別的事也好,總之別再糾纏在那辦不到的事上。」


那張床不用對我的不適負責,粒子才是世界的主人,我和床都由粒子組成。粒子對我們仁慈,它賦予我們想像的能力,於是我們得以在粒子上添加聯想,產生意義,但那不代表我們可以濫用。


我們的街道將有假期


昔日的我鄙視回憶往事,因為過去不可更動,放眼未來才是更實際的做法。早年的我們常在街頭漫步,然後我偶然會不甘無聊,向住宅大叫:「Будет и на нашей улице праздник!」。我曾經如此相信著。有些住客裝作聽不到,有些以罵聲回應我。我自豪地告訴塔季楊娜:「是我,是我重新燃點他們的激情。」即使我們之後往往會逃離現場,跑往另一個街區,但過程中她會牽著我的手,我相信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然後在另一個街區再大叫一次。


怪胎


別誤會我們,在街上大吵大鬧並不是我們的日常作風,至少別誤會她,她不是一名潑婦,她是我認識的人中最聰明的一位。她從蘇聯第一科學院畢業,而我只是一個工農學校的畢業生。我的一生,本應在某一間工廠,完成著同一項工作,我不敢奢望我可以腳踏莫斯科的土地,而且結識到一個學院畢業生。


說是不敢奢望,但我始終不甘無聊。第一次相遇時,我不知道她是如此重要的人物,這不是因為我目光短淺,相信我吧,她那天像一個流氓,真的。我那時是一個初來乍到的遊客,人生第一次踏足紅場,珍惜看紅場的每一眼,感受著每一步。她就坐在一旁的長椅上,穿著一件露腰的棉質小背心,外面蓋上皮大褸,下身配上一條材質奇怪的長褲,背對着紅場食列巴,不願直視紅場。我那時心想,她真是一個毫無禮貌的同志,每天有成千同志千里迢迢來到莫斯科,就是為了見紅場一眼,而她卻若無其事。我必須做些甚麼!於是,我趁她背對著時盡我所能,瞪大我的眼睛,盯了她一眼,怎料,她就在這時轉過身來,捕捉到我的目光,她搖一搖頭,然後奸笑了一下。她向來都是那樣,聰明、敏銳,敏銳到有點煩人,以致於在好多事上我都晚過她領悟,要到後來才明白,譬如那條褲原來叫牛仔褲,她也不是那個怪胎。


別較真


我有時會抱怨她。我說我被她拐帶。沒有她的話,我本應是一個勤勞的女工人,每月為最佳員工獎拼搏,過著尋常、可預見的生活,而不是一個在街上大叫的瘋女人。聽過我的咕嚷後,她會裝作要把我從酒店房間趕走:「好吧,那你就收拾東西,回到你的小鎮吧。」每次我都會走到門口,但我從未打開過那道門。這是我最愛的劇目,像《玩偶之家》結尾的一幕,那是她給我看的第一本劇本,充滿戲劇性,釋放我的表演慾。但是,我不是娜拉,這裏也不是歐洲,蘇聯人不玩玩偶,我們製造玩偶,然後送往其他衛星國。在那齣小話劇之後,有時我會好奇,要是我真的走出那道大門,我就可以確實地回到小鎮,返回我原來的生活嗎?經過五小時的車程,帶著我輕便的行李箱,遲疑地輕敲大門,也許父親會開門給我,他臉上帶點驚訝,然後展起一連串的小抱怨,我想我的抱怨就是從他身上學來的,幸好,這時候母親會聽到聲響,走過來,擁抱我,再加上父親,攬成一團,他們終究是歡迎我的。那麼,就真的回去嗎?


家從何而來


塔季楊娜沒有同樣的問題,至少她未曾告訴我。我曾經要求她坦誠:「我們之間不需要隱藏,我不是外人,我跟外面的人不一樣。」其實,我並不執著她的父母是誰,外面的人就是太多執著,但我沒所謂,不論她的父母是沙皇時期的貴族,二月革命的烈士,或是普通的農夫,都不重要,我只希望她能夠和我分享。始終,人應該是超越階級的個體,如果人的價值取決於她的家庭,那只會顯得荒謬,因為何處出世純粹隨機。即使,即使世界是如此荒誕,我不會與他們同流合污,我不是他們。面對我的論說,她選擇沉默。那刻的她像個懦夫,我不相信她面對委員會時也同樣沉默。「所以你真是他們口中的『鐵女人』,從鐵中出世?」這次沒有劇本,我走到門前,但,我仍沒有打開。


逃避


我討厭她的工作。政府應該立法禁止這麼長的工時,除非政府就是傭主。她把工作當正當理由,在一清早人間蒸發,遠離我的嘲諷。她聰明,只不過她把聰明用在這裏。我的抱怨在她為「祖國的發展作出偉大貢獻」前顯得真蒼白,比她的太空衣還白,比她的臉還白。當她時隔兩、三個星期後回到房間,我又可以做些甚麼?我只可以趁她不注意時,將怨氣發洩在敲門的酒店員工上。


人造之家


有一次我問她太空上看下來的蘇聯是怎樣的。她傻笑著回答我:「我的地理成績不好。」呵,真好笑。可惜歡樂的時光只能佔據她生命的一部分,更多時候她只是埋頭在科學文獻中或沉思。我告訴她沒有必要要對自己那麼嚴厲,問題源自於委員會,而非她不夠努力。以這種經費,蘇聯又怎能重新反超美國呢?那些委員是真正的「浪漫主義」者。「我必須相信,要不然我無法說服自己工作下去。」她說。「為甚麼你就不能辭去那份該死的工作,從此放下一切,專心去多一些旅行,在世界各地隨意逛逛?」我需要答覆,但她只是重返那堆文獻中。


我做不到的事,委員會替我完成了,她無法拋棄她的工作,但她的工作拋棄了她。當我第一次聽到那個消息時,我感到圓滿,不單是開心,而是覺得我們的日子要迎來轉機。在下一次的太空站維護任務後,她就會將屬於國家的太空衣退還給國家,交棒給下一代,就如委員會提議那樣。


我開始計劃將來。多年之後,我再次在深夜的街道上大叫:「Будет и на нашей улице праздник。」我拉着她的手跑往第二個街區,但她拒絕了。「沒有人會再罵我們的,他們太累了。」


我嘗試安排移民到加拿大。我在加拿大沒有人脈,所以我需要付出許多的精力,但在「加拿大」的大名前,我樂意努力。為了更方便和加拿大的移民公司聯絡,我甚至搬去了東德。在三個月不間斷的書信來往後,經紀說一切都準備就緒,只待我們來到加拿大。對其他人而言,這可能是一件難事,但我已經叫塔季楊娜向委員會申請一次退休旅行,委員會承諾他們會盡快批實。「委員會現在的動作真快,審核也簡單了,我們要過上好日子了。」「好日子,對的,我想大部分人都會過上好日子。」


問題


會痛嗎?我想那一定很痛。在那種溫度,人會受難,刺痛感包圍整個身體。你是這麼聰明的人,你計劃了多耐呢?是我構想我的計劃先,還是你先?你真勇敢,那需要很多的勇氣。你其實不會想家嗎?如果我是你的話,我想我會捨不得那些酒店房間,酒店房間有那麼多可能性,這一間不合心意,下次選擇另一間就得了,就像我們那些曾經的叫鬧,這區叫完,就逃到另一區再叫,我終於記起我們這樣做的初衷。人們說你在綻放生命,又說你病態,其實這有甚麼病態不病態可言呢?在太空探索,抑或在工廠埋頭苦幹,其實都只是人們活下去的方式,我們只是在虛無中捉住甚麼,從而嘗試生存下去,生存下去便可,捉到甚麼都沒所謂。他們口中說要推倒階級,到頭來只是以一個階級代替另一個階級,其實我覺得人不用管這些的。我只想和你一生一世在邊緣漫步,但你已經離太陽太近。



延伸閱讀

地震還未結束

小說 | by 楊焯雋 | 2025-10-10

小說 | by 蔡傳鎮 | 2025-10-03

白頭翁

小說 | by 潘逸賢 | 2025-10-03

光之帝國

小說 | by 周丹楓 | 2025-09-26

熱門文章

編輯推介

伊卡洛斯

報導 | by 黎喜 | 2025-10-10

地震還未結束

小說 | by 楊焯雋 | 2025-10-10

《風林火山》:麥浚龍的世界

影評 | by 王建鏗 | 2025-10-08

那年切不成的月餅

散文 | by 陸裕欣 | 2025-10-06

小說 | by 蔡傳鎮 | 2025-10-03

詩三首:〈樹〉、〈某個瞬間就起了風〉、〈到達組詩〉

詩歌 | by 鄭偉謙, 梁偉浩, 李靈枝 | 2025-10-03

白頭翁

小說 | by 潘逸賢 | 2025-10-03

樺加沙日記(擬淮遠三則)

散文 | by Greenly, 羊格, 麥景琪  | 2025-10-01

光之帝國

小說 | by 周丹楓 | 2025-09-26

詩三首:〈念尼泊爾〉、〈失控練習〉 、〈臺北寫真〉

詩歌 | by 王培智, 俊奇, 徐竟勛 | 2025-09-26

靈感獵人

小說 | by 勞國安 | 2025-09-26

計劃

小說 | by 蔡傳鎮 | 2025-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