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恩・福瑟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3-12-28

本年諾貝爾文學獎由挪威劇作家約恩・福瑟(Jon Fosse)奪得,他的劇作曾兩度在香港公演,但其詩集、小說和劇作的中譯本不多,所以華語地區讀者一直未能窺見全貌。虛詞編輯部特此組成小輯,有詩人阮文略借助翻譯軟件的輔助,並參考其他譯本推敲重譯六首福瑟的詩,而劇場編劇鄧世昌和甄拔濤分析福瑟的不同劇本,闡述其簡約特色,讓大家感受福瑟的文學魅力。


【2023諾貝爾文學獎】 挪威作家、劇作家Jon Fosse奪獎!




瑞典學院在2023年10月4日公布,2023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為挪威作家約恩・福瑟(Jon Fosse)。瑞典學院讚揚約恩・福瑟「以創新的戲劇和散文為無法言說者發聲」(innovative plays and prose which give voice to the unsayable.)


庸・福瑟譯詩六首




2023年諾貝爾文學獎早前由挪威作家庸・福瑟(Jon Fosse)奪得,但其作品只曾兩度被翻譯成漢語,阮文略借助翻譯軟件,並參考其他中譯本,從英語版或挪威語版推敲重譯六首福瑟的詩。他說或許比不上專業譯者,但在翻譯時有好好記住福瑟的風格、注意原文中的韻腳和節奏,在遣詞方面下工夫,亦盡可能比照原文與英譯本的字句,希望可以帶動北歐詩的閱讀和討論。


關於諾貝爾文學獎,我想說的其實是...... Jon Fosse




Fosse 筆下所描繪的角色內心非常敏感,甚至有點過頭,接近毫無根據的妄想。故事一開始二人在房子內, 「她」 開始疑心有人會來,後來 「男人」 真的到來,讓 「他」 對 「她」 生起了懷疑,角色心底的疑心持續地在劇本發揮作用,為劇本故事向前推進提供燃料。傳統戲劇以情節推動故事發展,角色之間的關係在情節的安排下產生變化,而 Fosse 的劇本寫作法並非如此,他的劇本絕大部份都沒有明顯的劇情,讓觀眾一直追看下去的不是峰迴路轉的情節橋段,而是猶如置放於顯微鏡下放大了的人物內心,Fosse 把人物內心的敏感度推至極致,疑心的盡頭不但不能尋找到答案,而是進一步的更大的懷疑,劇本維持故事的吸引力的手段並不是依靠傳統戲劇的衝突,而是人物之間內心敏感度的相互交戰。


福瑟劇作心法初探




挪威作家約恩・福瑟(Jon Fosse)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後,立即引爆華文文學界對他的興趣。他的小說、劇本較少中譯,但是他的劇作經常在世界各地上演,可說是最常被公演的在世劇作家。劇作家甄拔濤以《有人將至》及《我是風》為例,探尋福瑟的寫作減法,由此看到了他跟前人的分別:文本不必以營造戲劇衝突為手段或目標。


延伸閱讀

《我們來真的》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01-03

熱門文章

《眾生相》:見眾生

影評 | by 亞C | 2025-10-21

編輯推介

【教育侏羅紀】宿舍的空床

教育侏羅紀 | by 梁智坤 | 2025-11-04

葉姐

小說 | by 楊彩杰 | 2025-11-03

搞軭

小說 | by 周丹楓 | 2025-10-31

小刀

小說 | by 鍾粹 | 2025-11-01

奧迦斯的旨意

小說 | by 潘逸賢 | 2025-10-31

談《叮叮行》 ——筆訪詩人吳俊賢

專訪 | by 李浩榮 | 2025-10-30

Yet are we tomorrow’s men

散文 | by 孔銘隆 | 2025-10-29

【教育侏羅紀】白鴿

教育侏羅紀 | by 王思皓 | 2025-10-28

Heathcliff

散文 | by 俞宙 | 2025-10-24

七日失戀療程

小說 | by 水 | 2025-10-24

《風林火山》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10-23

東亞文藝之沈痾:超越人性的遲疑

其他 | by 盤柳儂 | 2025-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