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來真的》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01-03

跨界藝術策劃人黎蘊賢 (Orlean Lai) 首次執導劇場,以「《我們來真的》——一場假裝的演出」為題,從起始就提醒觀眾關注劇場內的虛實問題,以裝置藝術和表演藝術邀請觀眾共建不可能的真實,合謀造假。編輯部組成小輯,囊括黎蘊賢的個人訪問,親述創作意念,以及對劇場的想像;參與繪畫的何倩彤撰寫後記,憶述創作過程,並反思文字被轉換成聽覺體驗的效果;黃小燕的劇評以拼貼式旁注,觸及協作、重複、極多主義等概念。


《我們來真的》:清醒地墮入虛實交錯的劇場——訪跨媒體藝術家黎蘊賢




我們說布萊希特的敘事劇所營造的疏離效果,是為了刻意打斷觀眾沉浸於戲劇的幻覺,然而跨界藝術策劃人黎蘊賢 (Orlean Lai) 成立藝術團體No Discipline Limited後,首次執導劇場,將這效果搬移到劇名,直接以「《我們來真的》——一場假裝的演出」為題,從起始就提醒觀眾關注劇場內的虛實問題,以裝置藝術和表演藝術邀請觀眾共建不可能的真實,合謀造假。


關於《我們來真的》,只能是後話的話




跨界藝術策劃人黎蘊賢 (Orlean Lai) 首次執導的劇場《我們來真的》完滿結束,藝術家何倩彤回想起 Orlean 邀請她寫一個關於「隱形人」的短篇故事。她從沒多想這個故事會以甚麼形式被演繹,或者會佔多少篇幅,也不清楚整個演出的主題和具體內容,如今在演員和裝置的演出之中,她看到了非常難忘的東西。


《我們來真的》旁注 At the marginalia of 'We are for Real'




黎蘊賢Orlean首次執導,棄文本、劇情、敘事主導的劇目,只就若干母題借題發揮,如擬真取信, 失敗(欲蓋彌彰地表演失敗)、重複等等,這些都連繫著劇場的脈絡,使這次演出甚有後設劇場的況味。至於作品的結構,anthropo-scenography 與object-oriented scenography 各佔一幕,屬過去20年來隨科技融入劇場的「新媒體劇場構作」(new media dramaturgy) 的格局。


延伸閱讀

《蒼鷺與少年》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02-22

《大狀王》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01-10

約恩・福瑟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3-12-28

《白日之下》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3-12-07

《命案》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3-11-17

熱門文章

《風林火山》:麥浚龍的世界

影評 | by 王建鏗 | 2025-10-08

編輯推介

詩三首:〈回家〉、〈生老病死〉、〈太平〉

詩歌 | by 徐竟勛, 王培智, 寧霧  | 2025-10-17

《浮間舟渡》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10-17

消失的文學腦

散文 | by 無鋒 | 2025-10-16

九龍塘之夜

散文 | by 小煬 | 2025-10-15

伊卡洛斯

小說 | by 黎喜 | 2025-10-15

地震還未結束

小說 | by 楊焯雋 | 2025-10-10

那年切不成的月餅

散文 | by 陸裕欣 | 2025-10-06

小說 | by 蔡傳鎮 | 2025-10-03

詩三首:〈樹〉、〈某個瞬間就起了風〉、〈到達組詩〉

詩歌 | by 鄭偉謙, 梁偉浩, 李靈枝 | 2025-10-03

白頭翁

小說 | by 潘逸賢 | 2025-10-03

樺加沙日記(擬淮遠三則)

散文 | by Greenly, 羊格, 麥景琪  | 2025-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