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島由紀夫:最後思辯》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2-04-22

三島由紀夫與日本左翼學生組成的「全共鬪」,在東大就著社運、暴力、時間、自然、命名、他者、語言及天皇進行公開辯論,被後世稱為「昭和最強辯論」,駱頴佳、藍玉雍、蕭雲、易山各自分享《三島由紀夫:最後思辯》的觀後感,談熱情、尊重與文字的重要。


熱情、尊重與文字的重要——《三島由紀夫:最後思辯》

07f0428ff4aaeaa101177adc72b3585b


看完《三島由紀夫:最後思辯》,駱頴佳形容心情久未平伏。當幾部有關香港社運的紀錄片遭禁之際,或者大家也可看看這部1969年由三島由紀夫與日本左翼學生組成的「全共鬪」在東大就著社運、暴力、時間、自然、命名、他者、語言及天皇進行公開辯論的紀錄片,他們是如何將一場社會運動的討論,在彼此尊重的大前提下,提昇到一場涉及哲學以至美學的高水平思辯。



《三島由紀夫 vs 東大全共鬪》的魅力

32de9f5c10a3c79728ce31a99a3b071a


在戲院關門之先,蕭雲趕及觀賞《三島由紀夫:最後思辯》,詳文分析1969年三島由紀夫和全共鬪學生在東大講堂大辯論的攻防壁壘,撇除雙方在意識形態上互不相讓,其惺惺相惜不在政見,而是同懷不可實現的理想主義,儼如「親愛的敵人」。三島向世人展示的是不朽的辯才和風度,更是無數左右翼份子無法身體力行的,一份殉道的意志。



《三島由紀夫:最後思辯》——「昭和最強左右翼辯論」是言過其實

4833c6010f87acc5c7f7ab568c089334


在討論《三島由紀夫:最後思辯》之先,易山在這篇文章對相關歷史背景稍作補充,讓讀者較易進入紀錄片內容,至於那場被後世稱為「昭和最強辯論」的美談,易山認為所謂的「左右翼惜惜相識」,雖言過其實,但亦隨之結束。



《三島由紀夫:最後思辯》——建立關係與面對他人


d53e05b29a98c7983440f5653a688694


觀看《三島由紀夫:最後思辯》,讓藍玉雍收穫最多的地方,是認識芥正彥以及他的想法,在這部精彩的紀錄片裡,不少地方都會讓很想停下,先讓感受沉澱,才繼續看下去整場辯論,其中芥正彥和三島之間的對話,更讓人印象深刻。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編輯推介

《風林火山》:麥浚龍的世界

影評 | by 王建鏗 | 2025-10-08

那年切不成的月餅

散文 | by 陸裕欣 | 2025-10-06

小說 | by 蔡傳鎮 | 2025-10-03

詩三首:〈樹〉、〈某個瞬間就起了風〉、〈到達組詩〉

詩歌 | by 鄭偉謙, 梁偉浩, 李靈枝 | 2025-10-03

白頭翁

小說 | by 潘逸賢 | 2025-10-03

樺加沙日記(擬淮遠三則)

散文 | by Greenly, 羊格, 麥景琪  | 2025-10-01

光之帝國

小說 | by 周丹楓 | 2025-09-26

詩三首:〈念尼泊爾〉、〈失控練習〉 、〈臺北寫真〉

詩歌 | by 王培智, 俊奇, 徐竟勛 | 2025-09-26

靈感獵人

小說 | by 勞國安 | 2025-09-26

計劃

小說 | by 蔡傳鎮 | 2025-09-23

藍移吧!

小說 | by 黎喜 | 2025-09-19

當代的某些關係

小說 | by 苦橙蒿 | 2025-09-19

智慧腐蛀

散文 | by 黃戈 | 2025-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