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魂奇遇記》的故事圍繞人生的意義而展開,主題其實不算新鮮,卻讓觀眾思考該以甚麼態度面對現今社會。電影由開始已藉著22的角色,把那些名人故事、哲人金句,一一否定。若沒有成為偉人,沒有可流芳後世的經歷,是否便沒有做人的意義? (閱讀更多)
《靈魂奇遇記》自上映以來,就被形容是非一般的動畫電影。從「Finding Spark」(找尋火花)投胎轉世的設定上,電影走出了傳統追尋理想目標的框架,追問當鬥志不斷被磨滅的同時,是甚麼令我們有最根本的生存意欲,繼續生活下去? 原來,在這個亂流之下,要堅持理想目標,先要懂得生活,生活的sparks就是一些如水泡、浮木、救生圈的喘息點。 (閱讀更多)
戲院重開,各大電影節及放映活動亦密鑼緊鼓開始宣傳。「亞洲新銳電影的製作生態」實體放映場次將於三月舉行,其中「華語電影國際發行」單元予人莫大驚喜,包括由蕭雅全執導,廿年來被視為千禧年台灣奇片、首度於香港公映的《命帶追逐》。 (閱讀更多)
幾經延期,隨著戲院復業,文念中執導的許鞍華紀錄片《好好拍電影》終於重新上映。失・逃形容,為許鞍華拍紀錄片,有多年合作經驗的文念中是佔盡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不但對許導作品有一定程度的認識,而且爬梳肌理頗有巧思,亦保留了眾家和當事人對作品的反省。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