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評 | by 利志華 | 2022-03-22

台劇《華燈初上》以台灣80年代的條通文化作為故事背景,描繪出日式酒店(夜總會)的人生百態,利志華則由此聯想到古典名著《賣油郎獨占花魁》。端看古今世道,但凡與人類慾望息息相關的行業皆歷久不衰,風月行業尤甚。中國古典小說不乏風月題材,不論時代、亦不問貴賤,盡顯權貴與市井之人欲橫流、世情冷暖,《賣油郎獨占花魁》更處處可見主角花魁娘子所經歷的風月磨難和從良計算。 (閱讀更多)

紅白玫瑰事也虛――「誤讀」舞劇《#1314》

劇評 | by 陳煒舜 | 2022-01-12

綠葉劇團依據的莎士比亞十四行詩改編的舞劇《#1314》,陳煒舜認為,創作者與演繹者們以獨特的方式為原詩抽絲剝繭,作註解、語譯、詮釋、對話,從而產生多邊的互文關聯,到最後伴舞者們一個個脫下七彩繽紛的外套,以肉色內衣在臺上立臥奔走,儼然隱喻著詩歌形式的終極鬆綁,繁華落盡見真淳。 (閱讀更多)

回歸基本  同行尋光

劇評 | by 盧卓倫 | 2022-01-10

曾以《中間人》、《教育有戲》、《時代記錄者》來探討地產經紀、教育工作者及記者的一條褲製作,繼續以紀錄劇場《同行尋光》探討香港的社會工作者。有異於傳統戲劇,再不是單憑編劇的想像創作劇本,而是通過訪問二十多名社工,包括老行專及社工學生,收集他們的故事和對該行業的看法,轉化成劇本,再搬演至舞台。盧卓倫形容劇場手法雖沒喜出望外,但回歸基本,簡單而有力地讓觀眾產生移情作用。 (閱讀更多)

從死亡意識中開出鮮花——黎海寧《九歌》觀後隨感

劇評 | by 陳煒舜 | 2021-12-02

黎海寧編舞的《九歌》第四度公演,門票瞬即爆滿,中大中文系教授陳煒舜本身研究楚辭,觀演後相信它掙脫了朗麗綺靡、耀豔深華的傳統羈絆,以瑰詭而傷情的觸感,講述不安穩的現世,同時將現世與洪荒相聯通,展現出人類在衣冠禁錮下那躁鬱真誠、任性任情的「裸猿」本色。 (閱讀更多)

婚姻的墳墓:觀香港話劇團《曖昧》

劇評 | by 李向昇 | 2021-11-02

香港話劇團的新作《曖昧》,李向昇形容劇本野心很大,想讓觀眾看的不是男女主角怎麼曖昧,而是你已然知道他們會發展出曖昧的關係,那這段曖昧在各自的生活中泛出怎樣的漣漪,甚或引起怎樣的波濤?所有的曖昧都是以日常為藉口展開的。人類其實是善於自欺的,和別人玩曖昧的同時就是在和自己的道德觀玩曖昧。如有機會人性這種狡獪的一面似乎也可以在戲裡呈現出來。 (閱讀更多)

思潮流動,遲來的後現代舞蹈——超譯不加鎖舞踊館《相對現場》

劇評 | by 蘇麗真 | 2022-05-10

每一場發生在黑盒劇場的表演,每一位觀眾的劇場體驗都是獨特的。蘇麗真看「非關舞蹈祭」的《相對現場》,形神之外,銘感五內,寫下一段具玩味和實驗性的文字。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社畜教父卡夫卡

書評 | by Sir. 春風燒 | 2025-01-22

編輯推介

舊書

散文 | by 黃戈 | 2025-02-04

精衛(讀讀山海經其二)

散文 | by 跂之 | 2025-02-02

誰是大英雄

散文 | by 李昭駿 | 2025-02-01

2025年文人春遊推薦

無秩序編輯室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29

橫渡

散文 | by 余婉蘭 | 2025-01-29

致鍾玲玲的信

其他 | by 黎哲舜 | 2025-01-29

有時風勢很大

小說 | by 徐焯賢 | 2025-01-28

另類風景

散文 | by 言水 | 2025-01-25

周冠威開辦電影課程 透過恐怖片探討人心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25

大衛連治的魔力

其他 | by 馮睎乾 | 2025-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