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評論人朗天觀畢英劇《混沌少年時》,認為劇集以主角占美尿褲子此細節便營造出懸念起點,使觀眾被那每集一鏡直落的敘事方式所吸引。朗天認為《混沌少年時》從警署詰問到校園暗流,再到密室對話的語言交鋒,每一集都以「一鏡到底」的手法,正是編導引導觀眾與劇中角色身歷其境,更重要的是遮掩其他事情,形成巨大的懸念,吸引觀眾追看下去。 (閱讀更多)
鄧小樺傳來卓韻芝最新獨腳戲《我無醉》戲評。她表示戲中是以寂寞空虛開始的,場景更搭配卓韻芝現實常去的「濃情」酒吧,用直接到有點粗魯的方式揭露單身中女的慾望不滿來反對城市的壓抑。鄧小樺認為,香港已是一座壓抑之城,「中年」亦為生命的一種壓抑,社會處處都充斥著對「中年」的社會期望。而卓韻芝透過《我無醉》用幽默與粗魯撕開社會規範的面紗,揭示清醒下的自我否定與醉酒中的真實解放。 (閱讀更多)
Sir.春風燒傳來Netflix原創韓劇《苦盡柑來遇見你》劇評,讚揚劇中角色的設計、演員演技、細節、剪接等,為一部品質及口碑兼優的佳作。然而,劇中所流露的東亞人吃苦的藝術和姿態,令Sir.春風燒感到相當厭惡,苦盡甘來或許為隱含某種延遲滿足的「高等智慧」,若遵照此哲學來處理和規劃人生,只是對生命的浪費和踐踏。 (閱讀更多)
江祈穎讀畢《遷移者之歌》劇本集後,憶起自己在2023年在澳門藝術節碰到《消失的身影》便開始對工人有更收入的了解。劇本集收錄了石頭公社過住兩部作品《勞動的人》和《消失的身影》,兩套作品將勞動的身體化為劇場的詩篇,訴說著移民工與地盤工人的血汗與靈魂。江祈穎認為,這不僅是對工人身體的再現,更是一場對理解的叩問——我們未必能全然走進工人的世界,卻被提醒在每一次擦肩時,都需要我們更多的接觸,令他們能參與於社會中,令他們的身影能夠被看見。 (閱讀更多)
Ben傳來Netflix影集《混沌少年時》劇評,他表示自劇中探討近年英國社會及青少年問題,且每集以近50分鐘一鏡到底的拍攝手法,使其成為現象級的話題,更是每位家長必看之劇。當中主角受到沉迷扭曲大男人主義信仰——Andrew Tate式大男人主義,不論劇中還是現受,都荼毒了不少青少年。他最欣賞的,是劇集並未批判任何人,均因各方都需負上責任,劇中出現的悲劇只是一切的總和所引致。 (閱讀更多)
香港八和會館的「粵劇新秀演出系列」推出至今已超過十年,《洛神》是經常出現的劇目之一。今次 2024-2025 年度演期五一連兩晚(1月16、17日)的《洛神》,由資深丑生演員陳鴻進擔任藝術總監,劇本整理及演出編排,均有別於同劇近年大部分的演出,劇情不再側重於男女主角「相愛不能愛」的愛情故事,而是多角度展示其他角色之間的情誼和關係,突出劇本的深度和教育性,令人留下深刻印象。何曉旻認為,「粵劇新秀演出系列」的票價相宜,與看一場電影相約,質素亦有一定保證,可算是粵劇觀眾新手們的「入門」良物。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