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評 | by 肥力 | 2022-09-15

如果有追看臉書的「劇場界刂櫈區 - Re-Run」貼文,就知道城市當代舞蹈團製作的舞蹈雙演《停格中的塑像》及《哲學係咁跳》, 由公演前到演後,被大量討論,主要內容乃針對好青年荼毒室獲邀參與《哲學》演出,包括充滿憤恨如詛咒式的指控,當然也有仔細分析雙演的關係與好壞。肥力認為,上半場《停格》完成了一場出色的舞蹈,下半場《哲學》則促成一個哲人走進劇場的火熱話題,也成就一場精彩的何為舞蹈,及任何人也可以舞出美的討論。 (閱讀更多)

跨界和挑戰——評《停格中的塑像》與《哲學係咁跳》

劇評 | by 洛楓 | 2022-09-01

以上下半場形式上演的《停格中的塑像》和《哲學係咁跳》,洛楓形容,在《停格中的塑像》能看到CCDC舞者的能量回來了,即使是黃振邦、麥卓鴻和楊怡孜,臨陣代替因健康問題未能演出的舞者,也交出亮麗的舞影。至於下半場的《哲學係咁跳》原是有趣的跨界和挑戰,「但似乎我不是被target的觀眾,所以錯置了自己在劇場」⋯⋯ (閱讀更多)

眾聲喧嘩《只不過是世界末日》:留下來的人帶著罪疚、疑惑、麻木,生活下去

劇評 | by 馮曉彤 | 2022-08-22

由眾聲喧嘩創作、方祺端執導的《只不過是世界末日》,改編自法國著名劇作家尚.李盧克.拉高斯(Jean-Luc Lagarce)的《It’s Only The End of The World》,今年8月5至7日在香港兆基創意書院多媒體劇場上演。劇作講述多年前,一語不發就背棄家人出走的遊子,在發現自己患上絕症之後,重返舊地與家人見面。乍聽起來,遊子似乎是全劇的中心主角,但愈看下去,愈是發現劇本慢慢傾斜到他家人。他們被黑暗的絕望慢慢啄食,帶著罪疚、疑惑、麻木,生活下去。 (閱讀更多)

《最後禮物》:生命中的甜酸苦辣 vs 大叔的恨

劇評 | by 安十五 | 2022-08-19

由黃子華和潘燦良主演的舞台劇《最後禮物》,現正於香港演藝學院公演,安十五這篇劇評,從劇中兩兄弟心中的「恨」說起。多年以來,即使兩人經歷迥然不同,他們都沒有真正成長,因為他們都沒有正視和放下原生家庭對他們的傷害。 (閱讀更多)

我們拆牆!我們有話!——記石頭公社《我們的娛樂至死新世界》線上演出

劇評 | by 安娜 | 2022-08-05

繼去年一組五段的「娛樂至死新世界」短片計劃後,澳門石頭公社上月再把這個放眼未來與烏托邦的概念延伸,創作出線上串流表演《我們的娛樂至死新世界》。比起之前單向的影片拍攝與放映,安娜認為在這一小時多的演出裡,更深入地試驗了表演與網上互動的可能性。 (閱讀更多)

《案內人Hongkongshima》 :呢度係邊度,我諗我哋都明白

劇評 | by 王佳文 | 2022-07-29

我們的文化空間被壓縮,再壓縮,本地的劇場可以如何在縫隙中掘出小徑?前進進戲劇工作坊的《案內人Hongkongshima》或許提供了其中一個解——隱喻,再隱喻。總說去日本是「返鄉下」,如果讓日本作為香港的鏡像去解讀,大概再合適不過。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唯一的大同

其他 | by 林喜兒 | 2025-03-18

編輯推介

街市記

小說 | by 陳巧蓉  | 2025-03-26

白卡之城

小說 | by 洪綺蔓 | 2025-03-24

撓腳

小說 | by 姚金佑 | 2025-03-21

這些日子以來

散文 | by 小煬 | 2025-03-19

我以為你十七歲

小說 | by 李曼旎 | 2025-03-14

嘴與臉

小說 | by 黎柏璣 | 2025-03-14

詩三首:〈日光以後〉、〈等一杯咖啡〉、〈十一月〉

詩歌 | by 石堯丹, 潘國亨, 鄭子健 | 2025-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