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內人Hongkongshima》 :呢度係邊度,我諗我哋都明白

劇評 | by  王佳文 | 2022-07-29

我會說香港

還未到對岸

隨時受到碰撞

你我要抵抗

——粉紅A《香港香港》


日本 家鄉的映射


我們的文化空間被壓縮,再壓縮,本地的劇場可以如何在縫隙中掘出小徑?前進進戲劇工作坊的《案內人Hongkongshima》或許提供了其中一個解——隱喻,再隱喻。總說去日本是「返鄉下」,如果讓日本作為香港的鏡像去解讀,大概再合適不過。


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北方向的太平洋近海發生高達9級的劇烈地震,伴隨而來的海嘯導致了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第一時間以肉身清理核污染的員工和居民暴露在強烈的輻射之下,洩露的核污水滲入地下,整個城市的生命仿佛被沉入海底。


與之對照的我城,先有顯見的急性創傷,接踵而至的是,滯後卻持續的無力,深深嵌入了城市的底色。核廢水帶著看不見的輻射令生命畸變,驅離了一批又一批安居此地的人。污染物還在排放,這裡的泥土、水、空氣只能慢慢代謝,不知要到何時才會好,不知如何才叫「好」。


燒山 煙霧 奈良鹿


山在燃燒

不只是山

看山的眼睛

也在燃燒

一切一切

都在燃燒


這場山火,這雙觀火的眼睛,在台詞中被反復提及,串起零散的字詞,竟有一種詩意。「我」和「她」遠眺著,火光映著他們的臉,一群奈良鹿,被困在山火之中。火的包圍圈收緊再收緊,群鹿擠在山頭上,越燒越烈。一年燒一次山,奈良鹿習慣了嗎?火蔓延至身邊,鹿瞪著眼睛,濃煙擠佔著視界。最後,一切都暗了,幻化成淒厲的一聲。


煙霧在山頭,也在現場。劇場的煙攜著往事壓到面前,不是辛辣,沒有刺痛,反而有淡淡的香味。而在那時候,煙霧在街頭的現場,也在熒幕後的每一雙眼睛裡。共時共感,舞台和觀眾的分野被煙霧擊破,觀看者和被觀看者的邊界也消失了。還算看得清,我的心跳變得很快,煙塵燎得人想要流淚。


燃燒的疼痛歷歷在目,案內人低聲一句「我淨係想咩都冇發生過」。萬般忍不住,啜泣的聲音零星出現。如果時間可以調轉,一切如舊應該是不少人的願望。可劇情筆鋒一轉,燒山的反面是原始的刀耕火種——伐倒樹木再點燃木柴,泥土滋養了植物,而植物的灰燼反過來肥沃了泥土。畢竟,再說「如果」已無意義,在這不停墜落的時代裡,人們在抵抗中覺察到自己與城市的連結,實踐了自己對這個家的承諾。


邊度 嗰度 呢度


我喺度。

呢度係邊度?


台詞中的有不少地點是模糊的指代,「呢度」和「嗰度」,此地和他方。若果山頭的奈良鹿在你眼前被屠殺,不是一隻,是一群;不是一群,是一個世代。你會如何,你可以如何?出走還是困守?選擇拋下這座山,或說是被這座山拋下的人,在異地遠望,卻似乎還留在原地。選擇留下的人,在自己的家鄉,成了異鄉人。


也許真的在煙花大會吧,「她」讚歎著煙花燦爛,一遍遍說服觀眾那劇烈的爆響是煙花,而非其他。聽著煙花聲,腦海里是掠過的子彈,那一刻,作為觀眾的我們到底在哪裡?案內人的身體抵達彼邦,卻靠著一次次直播凝望故鄉。「我」呢,在亦真亦幻中昏厥又醒來,在不斷詰問「邊度」之後確認「呢度」。


唯一讓我感到不適應的橋段是夏慤道的帳篷,是「她」說的那個貼著彩色memo紙的樓梯。我們不需要如此「實」的情節了,因為那些畫面已經在記憶裡千千萬萬遍;我們需要層層疊疊的隱喻作為疏導的方式,即使在現實宰制之下,也能透過這些隱喻的孔隙,激發更深的想像。


結語


完場嗰時,編劇及導演胡境陽著住粉紅A嗰首《香港香港》嘅tee上台講嘢。好似開咗個估,我喺呢度,呢度係邊度,香港,香港。

延伸閱讀

3體同病相連雪豹

熱門文章

編輯推介

《周處除三害》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04-05

堂郎

小說 | by 李俊豪 | 2024-04-05

【無形.同病相連】太空漫遊

詩歌 | by 陳康濤 | 2024-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