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六四舞台」製作的《5月35日》(庚子版) 昨晚在網上播出,全球可同步觀看。故事圍繞一對北京的年老夫妻,丈夫為了讓患上末期癌症的妻子完全最後的心願,策劃一起到天安門廣場,為「六四」鎮壓死去的兒子哀悼而展開。
《5月35日》由著名編劇莊梅岩編寫,去年在灣仔壽臣劇場上演。首演時,還未發生反修例運動,未有過百萬市民遊行反惡法,未有612、721、831,所有恣意開槍、濫捕虐打、失蹤自殺等等與警暴有關的事件都未發生。那時的編劇、導演、演員和觀眾,誰也不會料到六四燭光晚會會被禁止,更不會想像國安條例可以任意頒布,令劇場中人演出歷史劇也有墮入法網的風險,甚至連免於恐懼的自由也失去了。
去年《5月35日》的導演是李鎮洲,今年(庚子版)的導演為陳曙曦,兩位導演處理劇本的方法顯然不一樣。李鎮洲的版本是集中在「六四」鎮壓為在生者帶來的傷痕,氣氛沉重壓抑。全劇兩個小時,觀眾一直被沉鬱的氣氛揪住心坎;直到結尾一場,幾十個年青人同時踏上台板,跺地嘶叫,哀號與義憤一併爆發,觀眾積壓了兩個小時的情緒才得以紓解,然後燈光漸暗,演出徐徐落幕。
至於陳曙曦的處理,則將30年前的事件與今日的香港處境並置。第一幕是電視放映街頭抗爭的畫面,時空由2019的香港回到生活在北京的一對老夫婦身上。故事情節雖然圍繞31年後六四死難者的父母,但觀眾看起來,很自然就會對號入座,會聯想到目前的香港。軍隊暴力鎮壓、血洗廣場、學生對「不自由、毋寧死」的追求,通通都刺中香港人的痛處。我們經過一年的黑暗日子,已開始醒悟「六四」不是過去,而是現在。今日血腥鎮壓、泯滅人性、打壓自由、指鹿為馬的事情今天仍在發生,而且越演越烈,我們已由歷史的見證人,變成暴政下的受難者。這次演出來到結尾,再沒有年青人的吶喊號叫,而是老年人在煙霧中戴上防毒面罩準備出外抗爭,門外秘密警察準備破門而入,同時屋外有抗爭者的呼喊聲。當中的聲音和畫面都令香港人不禁想到,面對暴政,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兩個版本,各有特色,反映出編劇與導演在當下的思考。他們敢於走進歷史,敢於在言論空間收窄的當下,堅持對真相的執著,以悲憫的眼光回溯三十年前留下的傷痕。6月4日的早晨,蔚藍天空飄浮著片片白雲,清風吹送,在廣闊的天空下,本來就有無限生機。奈何政權無道,新新舊舊的冤案仍未得到平反,31年前的北京市民, 31年後的香港人,都在極權統治下變成了犧牲品,這難免令這天過得異常沉重。
曾經,64對新一代年青人而言,是久遠的歷史;不過經歷了這360天,當塵封的歷史又再血淋淋地展現眼前時,六四的血債也同時觸動我們這代人心中的傷疤。64,是一個未解的結,是舊痛,也是新傷,我們身上都有了被殘暴政權打壓的傷痕。雖然今年維園集會被禁,但各區卻出現民眾自發的紀念活動,有人堅持前往維園,有人出席社區放映,有人到教會祈禱悼念,還有人決定在廣場、在街頭,在香港的不同角落燃點燭光。
經過這些日子,香港人始終堅持「無論雨怎麼打」,自由仍是要遍地開花。香港人定意在六四晚上,用燭光宣告--「黑暗不能驅除黑暗,只有光明可以做到。」有光之處,就有同路人。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虛詞.無形」及香港文學館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