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獲7次香港舞台劇最佳劇本獎、2010年獲藝發局頒發年度最佳藝術家獎、香港著名劇作家莊梅岩於今早(1日)透過社交平台發表公開信,表示自己去年接受香港演藝學院40週年校慶的舊生訪問,惟至今訪問影片仍未見上載。她在追問後獲悉,校方稱因無法上載至內地社交平台「小紅書」,遂將其影片從系列中剔除,並未主動通知她,令人質疑校方是否自設紅線及其限界在哪。莊梅岩在信中表明對此處理感到失望與痛心,並要求校方在三個工作天內以書面回應四項疑問,同時將此事公開以示澄清與抗議。在公開信的結尾坦言,此舉可能令她的名字變得更敏感,未來租用母校場地或作品上演將會更困難,但她依然選擇發聲,旨在「奉勸各位,適可而止,別做得過份了」。她感慨道,若此信無法引起反思,「就讓這封信成為我在香港演藝生涯的墓誌銘,我亦無憾。」
香港戲劇協會昨日(17日)在社交媒體發表聲明,表示在上月初收到香港藝術發展局的兩封來函,指因收到外界查詢,質疑協會舉辦的香港舞台劇頒獎禮,內容「直接或間接對本局的聲譽造成損害或不利影響」,決定扣減頒獎禮的資助。與此同時,協會亦接獲康文署口頭知會,稱未能為頒獎禮提供或贊助場地。在聲明中,協會形容頒獎禮正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並對藝發局的「草率舉措甚表驚訝」。協會亦強調,雖然頒獎禮不獲資助,協會仍會堅持舉行舞台劇獎選舉及頒獎禮。藝發局在晚上回應事件,指去年6月舉行的第31屆香港舞台劇獎頒獎禮,該局收到不少意見,指頒獎禮的「內容及安排有不妥之處,本局經深入了解後,認為有必要作出下調資助的決定。」
由莊梅岩編劇,黃子華和潘燦良主演的舞台劇《最後禮物》,早前在香港演藝學院公演,稱得上是近期舞台劇界的盛事。安十五的劇評,從劇中兩兄弟心中的「恨」說起,查映嵐則透過故事探討如何理解幸福,即便那是一份不完美的愛,難道不是人一生中所能得到最好的禮物嗎?另外亦有編劇莊梅岩和導演黃曉初的講座紀錄,細談二人對創作和閱讀劇本的心得。
曾經,64對新一代年青人而言,是久遠的歷史;不過經歷了這360天,當塵封的歷史又再血淋淋地展現眼前時,六四的血債也同時觸動我們這代人心中的傷疤。「黑暗不能驅除黑暗,只有光明可以做到。」有光之處,就有同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