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故事》是一部非常細緻卻具有豐富張力的作品,完全體現了導演的功力和技藝,從劇本創作的角度來看只能拍案叫絕。而導演在拍攝上的處理手法也不簡單,不但讓劇本的戲劇性得以加強,更重要的是讓整部電影無處不流露著一種寫實、自然的質感。
這份劇本的絕妙之處,並不在於一個多麼意想不到的概念,或是起伏跌宕的情節,而是從編劇的技藝、對劇本和人物細節的不斷打磨、甚至對生活的敏銳觸覺所體現出來的。編劇具有自覺性地運用了各種劇本的基本工具,例如從一開始的男女主角互相介紹就已經暗地裡埋藏了二人之間的性格衝突,並設置懸疑讓觀眾好奇究竟二人是為何離婚,以及用了大量潛台詞呈現二人離婚後的暗湧。比方說,在電影開始不久,女主角表演完她在男主角的劇團的最後一場舞臺劇,二人回到家中後,女主角讓男主角對她的表演給予評語,這很明顯並非表面的評語這麽簡單,還蘊藏著二人彼此之間互相不滿卻又刻意保持著距離的一種狀態。同時,像是女主角對評語的回應提到,她一直不能在舞臺上哭出來,但因為男主角的要求不得不在強裝出悲傷的情緒,這些對白都暗示女主角一直以來在這段婚姻關係不斷遷就男主角,而男主角就像是導演對待演員一樣,主導了這段關係。
這一段必定是花了不少時間構思的,因為只能是他們這兩個人物才能發生這樣的一個場景。只能是這樣一對剛剛離婚的夫妻,而且男的是個舞臺劇導演女的是演員,否則這段對白都不可能成立。可見編劇對於人物細節的把握是非常紮實的,而且他很好地利用了這些細節進行劇情的推進,這也正正是為何這份劇本能夠顯得完全不同於其他陳腔濫調的關於婚姻的通俗劇。又比如說,在劇本大約中段,男女主角雙方的律師會面,陷入了僵局,然後女方律師的助手提議說叫外賣。這時候,男主角被這場醜陋的爭辯弄得完全想不出要點甚麽食物,寂靜了好一會兒之後,女主角拿走他手上的菜單,幫他點了一份食物。這短短的幾十秒,加上兩位演員精緻、準確、完美的表演,讓觀眾瞬間心領神會,二人對彼此的一絲善意仍未被這不堪的辯論所瓦解。這些都必然是對人物的行為習慣作出了非常精密的思考之後才能寫出的。
而這些細節,同時反映了編劇如何精妙地避開一般講述離婚夫婦的衝突,從電影中可以明顯看到這些衝突都是用非常具體、微妙的情節來呈現的,而大多數情況下都非一般電視劇式的不斷吵架、摔東西、歇斯底里的,而是將這樣一種情緒留到了整部電影的高潮。例如男主角收到女方律師打來的電話,警告他要是不趕快找律師就會失去撫養權,讓他聽著電話不知不覺從樓梯走到大馬路,茫然地發現自己在馬路旁的人群中,用這樣一種方式來呈現男主角內心的迷失和不知所措。又例如離婚後二人對於撫養孩子的衝突,竟然是用一個萬聖節作包裝,讓男主角被迫等到兒子已經玩了一整晚,才能夠跟他一起去慶祝,這就已經體現了男主角在這場衝突的挫敗感,並不需要任何爭吵的戲份,是很具體、微妙的手法。甚至當中有一些細節,幾乎是寫實主義式的,脫離主線劇情,例如女主角將離婚信給男主角時,他們竟然莫名其妙地談起了女主角的姐姐手上的那個與離婚完全無關的薄餅,讓場面瞬間顯得尷尬又好笑,卻又大大豐富了劇本的生活化的質感。又像是將信給了男主角之後,他離開時出於省電的習慣將燈關掉了,讓女主角身處黑暗中,既是好笑同時凸顯了女主角內心的傷感,也讓角色變成了活生生的人物。
說到生活化,實在不得不提及導演的處理手法,讓整部影片生色不少。要是撇開劇本的戲劇化,其實導演的電影語言是非常寫實主義的,不僅是廣角鏡頭、手持攝影機、樸素簡單的鏡頭運動,還包括聲音設計,例如導演經常在對話時加插環境聲和背景不相關的人聲。而畫面看起來不太講究的構圖(實則上非常刻意營造這種效果),配合場景的美術設計,都呈現了同一種生活化的效果。例如導演近乎是迷戀那種有著四面空白的牆壁的房間,甚至讓主角貼著牆壁來拍攝,這是平常很罕見的,因為很容易讓畫面缺乏透視、過於平淡,但導演這樣做不但成功襯托主角內心的孤獨、無力感,二來也大大增加了電影的寫實感,彷彿電影裡的片段是用電話的鏡頭隨意拍攝下來的畫面,其實不然。
而這種拍攝風格不但帶來生活化的效果,而且讓導演的場面調度更為有力。比如電影裏幾乎罕見的推軌鏡頭,只有電影前段女主角向她的律師袒露心聲,以及接近結尾男主角在酒吧裏唱歌,若不是電影一貫的極簡風格,這兩個推軌鏡頭都難以起到如此強烈的效果。而且,導演的場面調度,尤其在某些場景,其實非常精細、復雜。例如在開篇的地鐵車廂,以及二人歇斯底里的高潮段落,導演都選擇先展示人物特寫,再以遠景呈現人物之間誇張的空間距離,表達二人之間的隔閡。這些調度在寫實的風格裏顯得很自然、毫不造作,卻非常有效。又或是上文提到的女主角將離婚信交給男主角的一場,導演讓男主角不斷走來走去忙住各種瑣事,又跟其他人物(女主角的母親、姐姐、還有兒子)對話,產生二人之間動與靜的對比,並給女主角製造了重重困難,讓這一個足足十分鐘的場景顯得非常具備戲劇張力。而且不單是演員的走位,攝影機的安排也頗為複雜,卻仍然能具有生活的質感,足見導演的功力和準備功夫。
劇本上還有很多其他精彩的地方,例如數之不盡的金句對白,或是整份劇本的豐富解構,人物的內心衝突等等,這裏就不一一論及了。從劇本和執導能力來看,諾亞·波拜克也已經具備著鮮明的個人風格了。也許他的作品沒有多麼深刻的哲理,也不像諾蘭那樣顛覆各種敘事方式,而只是簡單地講述著都市裡彷彿俯拾皆是的小品故事,卻能把故事講得跟誰都不一樣。說不定這才是最難的,而在凡事講求經濟效益的電影產業裡面,更顯得這種作品如此難能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