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 by 王碧蔚 | 2021-09-03

王碧蔚這篇散文,從自己第一次養魚,講到牠們死後,發霉繼而腐爛溶解,支離破碎的樣子。魚的夢,是成年後的作者,像通過漏斗那樣收縮、延長,極力使自己縮小起來的過程。最後一次撫摸那滑膩的表皮,對一切從不活著的魚物群體,哀悼、懺悔與告別。 (閱讀更多)

【虛詞.一句到尾】給十年後的我們,好嗎?

散文 | by 姚慶萬 | 2021-08-31

Mirror的出現,或作為一個藥引「焫著」香港人,重新令一眾香港人留意香港樂壇。但姚慶萬認為,希望大家不要錯覺因為Mirror或某個誰才令人回流聽廣東歌,香港樂壇並不狹窄,不止Mirror,不止姜濤,其實過去十年每一年都有用心製作的歌曲,不該成為滄海遺珠。 (閱讀更多)

【無形・一句到尾】還不夠絕望,尚可更絕望

散文 | by 雷暐樂 | 2021-08-26

在城市的不可測中,行行重行行。那麼刻意過好每天,那麼刻意選擇那首不得已一再循環播放的《絕》,卻無法馬上記得歌詞,取而代之,留下一個個遺民般的名字。文字未必擊出什麼啟迪哲思,也不一定能安慰任何生靈,但所有遺失的東西,將散落四周,一如既往。 (閱讀更多)

【無形・一句到尾】 一個人在途上

散文 | by 陳煒舜 | 2021-08-26

戈巴卓夫不寫詩,卻具有文藝細胞。聽過他八十歲時演唱的〈漆黑的夜〉以及悼念亡妻萊莎的〈舊信〉,誠摯動人。我們每個人都棲居於一具華麗皮囊,赤條條來去,聚散有時。寶玉、郁達夫、萊蒙托夫、戈巴卓夫如此,唐明皇也如此。 (閱讀更多)

單瓣雛菊一朵

散文 | by 曾金燕 | 2021-08-15

白色的雛菊,又名長命菊、延命菊,曾金燕以此為題,寫下移民潮下港人生活的一些觀察。有中產繼續過得豐盛,窗外不遠處可以看見海,陽台上遠望是巨大的山,但亦有困在陽光照不到的地方,看遠方而掙扎的人。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風林火山》:麥浚龍的世界

影評 | by 王建鏗 | 2025-10-08

編輯推介

《風林火山》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10-23

東亞文藝之沈痾:超越人性的遲疑

其他 | by 盤柳儂 | 2025-10-22

《眾生相》:見眾生

影評 | by 亞C | 2025-10-21

詩三首:〈回家〉、〈生老病死〉、〈太平〉

詩歌 | by 徐竟勛, 王培智, 寧霧  | 2025-10-17

《浮間舟渡》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10-17

消失的文學腦

散文 | by 無鋒 | 2025-10-16

九龍塘之夜

散文 | by 小煬 | 2025-10-15

伊卡洛斯

小說 | by 黎喜 | 2025-10-15

地震還未結束

小說 | by 楊焯雋 | 2025-10-10

那年切不成的月餅

散文 | by 陸裕欣 | 2025-10-06

小說 | by 蔡傳鎮 | 2025-10-03

詩三首:〈樹〉、〈某個瞬間就起了風〉、〈到達組詩〉

詩歌 | by 鄭偉謙, 梁偉浩, 李靈枝 | 2025-10-03

白頭翁

小說 | by 潘逸賢 | 2025-10-03

樺加沙日記(擬淮遠三則)

散文 | by Greenly, 羊格, 麥景琪  | 2025-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