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太陽系最外圍的冥王星,曾經被視為第九顆行星,鄧正健從冥王星在「行星」之列被除名,由此談及自己的次子,覺得他神經多樣性的氣質,在孩子們之間就像冥王星一樣在外圍漫走,他那位隱形的「內在朋友」,自他多樣而美麗的心靈裡投射出來的偉大友誼,亦如同查隆跟冥王星一樣。 (閱讀更多)
對冥王星的分析,我看過最好的是《占星.業力與轉化》一書,作者是占星師史蒂芬.阿若優,譯者是胡因夢。書中主要談幾顆常被視為不祥的行星:土星、天王、海王、冥王,而重點是觀念上,此書一再推動我們把所面對的困難視為生命的成長功課,重點不止在「如何解決面前的困難」,而是「經歷後我們會得到什麼」——因此代表災變不祥的行星,只是助你完成生命功課、提升到更高層次的推動力。 (閱讀更多)
但是,不,其實我也曾有過那些,打開門後,與人彼此之間真摯和美好的觸碰。這些不可思議得閃閃發亮的回憶,是足以在日後每一天支撐和予我力量的珍貴收藏。想起村上春樹的短篇小說〈戀愛的薩姆沙 〉,故事開首,失去一切記憶的主角赤裸地從房間的床上醒來;原本被牢牢鎖上的房門門鎖不知為何被破壞了,他得以走出房間,重新學習一切作為人類的事。然後大門門鈴響起,他打開家門,迎來一位修鎖的駝背女孩;雖然什麼狀況也還未搞清楚,但自己的胸膛深處隨著遇見這位女孩,漸漸溫暖起來。正是那如初生嬰兒一般的笨拙、單純和對這世界無可救藥的希望(萬一他打開大門時,迎來的是危險的軍隊或者那些不懷好意的鳥的話,怎麼辦?),令這篇小說至今仍是我心目中最浪漫的一則故事。 (閱讀更多)
一門之隔,這麼近那麼遠,往往亦可惹來無限遐想。現居台灣的沐羽,則從門外那個背對家門口低著頭的女人,談到丈夫假裝毆打妻子的某個部落傳統故事。對於隔離鄰舍打架是否應該插手幫忙,沐羽覺得它反而合理化了自己出門前先確定外面沒人再去坐電梯的小癖好。 (閱讀更多)
自古以來,人類喜歡以動物毛皮禦寒保暖、改造形貌、虛張聲勢,即使現代製衣流行使用人造纖維,但動物的特徵仍時常被參照挪用到設計之中,蝙蝠袖、飛鼠褲、鴨嘴帽、燕尾服、魚尾裙,無不透露出人類深藏的變形渴望,科技發展歷經多時才讓人類駕馭飛行及深海潛行這些動物與生俱來的本能,似乎再發達的心智也無法抵消身體脆弱的自卑情結。人類就是如此口是心非,一面構造出鼯鼠之技、鼠目寸光、抱頭鼠竄、膽小如鼠、獐頭鼠目等一系列貶損鼠類的成語,一面卻又穿起飛鼠褲嘻哈度日,好不得意,以為佔盡了鼠類的便宜,毫不知曉有時候人還不如鼠。 (閱讀更多)
其實我中學以後,好像真的沒怎麼買新褲子了。衣服上的圖案會過時,個人口味也會改變,但我的褲子來來去去都是運動褲牛仔褲緊身褲,基本上都是淨色,沒有特別的設計和圖案,不時髦但也不會過時。而且褲子會越穿越軟,越穿越舒服,有些牛仔褲還會褪色,從深藍色穿到淺藍色,一條褲子帶來多種體驗。再加上我沒有長高,腿、臀部和腰圍通通沒有改變,完全不需要買新褲子。 大學後,我就完全沒有買過新褲子了。我總覺得英國的衣物都不太好看,或者說比起我衣櫃裡的選手,它們沒什麼特別。我也不介意別人知道我的衣服是快十年前買的,他們驚訝的神情,總讓我自豪。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