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 by 方圓編輯部 | 2022-06-06

世道很壞,運氣不佳,難免沮喪,「劫」的觀念,令遭逢災難有了一個說法。今期《方圓》以此作為主題,部分源於「在劫難逃」這一句話。劫作為源於佛家的時間觀念,承載了考驗、磨難而指向某一終極目標這複合意義,一難也是一劫,歷劫方可得道,方可成佛。 (閱讀更多)

【佬訊專欄】回復正常come on James

專欄 | by 佬訊 | 2022-06-06

在生活開始回復正常的這一兩個月,佬編聽得最多的是情侶分手,箇中籍口就像辭職理由,長篇大論只是自圓其說,真相往往不外乎因為新戀情與不夠愛,所謂對或錯,從來都不是絕對,可惜失戀的人,卻偏偏需要分對錯。 (閱讀更多)

詩三首:石堯丹 X 曾繁裕 X 歧在

詩歌 | by 石堯丹、曾繁裕、歧在 | 2023-10-24

【無形.防空洞與避難所】瓤

詩歌 | by 曹疏影 | 2022-05-31

俄烏戰爭持續至今,遠處的槍炮和戰火卻讓詩人曹疏影想起兒時某年,與母親在通勤車上的回憶。零下三十多度,不見路燈,但雪地有自然的反光,一場幽暝裡巨大的柔光,鋪展開去⋯⋯ (閱讀更多)

【鄧小樺專欄:閃爍其辭】仍然在呼吸都應該要慶賀,在一切都易被剝奪的年代

專欄 | by 鄧小樺 | 2022-05-31

第十六屆藝術發展獎日前舉行網上頒發禮,鄧小樺恭喜所有得獎者之餘,更認為這是她看過最好看的一屆。亂世中能有一個文藝的頒獎禮,實在並不容易,在一切都易被剝奪的年代,自己文學自己養,一切美好事物存在並非必然。 (閱讀更多)

【虛詞.防空洞與避難所】住在山下的人

散文 | by 林英華 | 2022-05-29

從香港抵達花蓮,展開新生活的林英華,最初以為跑到山裏去,河裏去,逃離了高樓大廈,市聲車聲,去到一片澄明而完整的天空,便會懂得什麼是逍遙。原來不是的,執念只會更重。二戰時花蓮有大量的防空洞,供當時的軍兵和民眾躲避美軍的空襲,「現在大多數都已經拆毀了,花蓮港那邊還剩一個『海角防空洞』,蠻小的,不值得參觀。」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黛玉笑了〉:捻花而笑的林黛玉

其他 | by 余永曇 | 2025-07-03

編輯推介

Mackapär

小說 | by 徐竟勛 | 2025-07-12

離開拉斯維加斯

散文 | by ⿆卓穎 | 2025-07-12

慢慢游

散文 | by 小煬 | 2025-07-11

蛇美文蛇美人

散文 | by 惟得 | 2025-07-10

執拾遺傳症

小說 | by 彭慧瑜 | 2025-07-07

蘇苑姍詩三首

詩歌 | by 蘇苑姍 | 2025-07-04

散文 | by 俞宙 | 2025-07-04

一天

小說 | by Rudee | 2025-06-30

詩三首:〈石身〉、〈春天〉、〈無題〉

詩歌 | by 王兆基, 黎喜, 潘國亨 | 2025-06-28

唐格朗(Tangerang)女子

小說 | by 悇愉 | 2025-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