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FOR "復"

復刻點石成金的舊香港——訪《金手指》美術指導文念中、林子僑

專訪 | by 陳芷盈 | 2024-01-13

基於這樣的人物設定,梁朝偉的造型自然有別於觀眾對他的印象。文念中說,「起初梁朝偉的造型沒有那麼狂放,但他想挑戰以往未試過的造型,因此首試『攣毛』,西裝衣料也採用了反光布料,去加強他整個人的光芒。其實他也有刻意放縱自己身型,沒有那麼fit。」話至此,文念中特別提起蔡卓妍(飾張嘉文)玲瓏浮凸的身材,他解釋這也是基於導演要求,「因為這個女生周旋於金融大鱷之中,導演覺得她最好要有某些顯而易見的過人之處,於是我們利用特技化妝與CG去改造她的身形。」甚至參考了80年代的「女神」:《神探俏嬌娃》花拉科茜的髮型去打造蔡卓妍的角色。

韓國電影大師朴贊郁訪港 談成長及暗黑系電影背後:相比幸福更想聚焦人的痛苦

報導 | by 黃桂桂 | 2024-02-29

M+Cinema去月舉辦「細思極恐:朴贊郁回顧展」,並請到韓國導演朴贊郁來港出席大師班。黃桂桂整合大師班及傳媒訪問內容,當中朴贊郁談及如何看待「暗黑」、自己的暗黑歲月、父母的薰陶,也說到自己在片場的慣常做法,讓我們由此發現這位「暴力美學大師」的細思極「柔」處。

復得返自然 新作《花草箋》為西西基金募款——筆訪何福仁

專訪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3-11-08

《愛在瘟疫時》出版兩年過後,近日何福仁推出新詩集《花草箋》,復得返自然。《花草箋》除了可從出版社及各大書店購得,何福仁另以私人名義出售簽名本,其收益將會全數撥入剛剛起步的「西西基金」,集腋成裘,為未來的「西西空間」添置用具,欲購買者請移玉步至何福仁臉書專頁(本月底30日截止)。有見及此,「虛詞」編輯部特意邀請何福仁先生作筆訪,分享對於詩的思考、重寫舊作、出版,也透露一些與西西相關的消息。

AI開創音樂製作新時代 已故音樂人被「復活」,以科技跨越時間界限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3-06-26

藉助現今科技的進步,已經離世的音樂人亦可再次重現樂迷眼前,隨著AI技術的急速發展,近月在網絡上亦出現愈來愈多可以模仿歌手聲線、演譯任何歌曲的AI Vocal工具,以科技「復活」已故歌手的聲線。迎接人工智能的時代,AI生成的聲音與影像未來將為音樂藝術帶來甚麼新常態,以及由此衍生的相關道德倫理責任,勢將繼續成為大眾討論話題。

《方圓》「Re:/復」——編者話

其他 | by 方圓編輯部 | 2023-05-22

今期《方圓》專題題目「Re:/復」,既是重複,亦指回覆,落到文學創作,重複與回覆的雙重涵義,就體現於重讀與重寫的實踐中,藉此探索在文學領域中,重讀的意義以及它可開創的未來。

《天工開物》復刻出版NFT書 董啟章盼新模式開出自由之路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3-04-25

過去一年,NFT、元宇宙的興起,為藝術、文化或娛樂創作者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創造了新的市場和營運模式。NFT能否同樣為文學出版帶來轉變?香港作家董啟章與台灣飛地出版社一同探索這種全新的出版方式,將小說《天工開物.栩栩如真》以NFT書的形式重新出版,讀者可在網上購買限量1000本的NFT書,並在電腦、平板或手機上閱讀。在NFT、區塊鏈、虛擬貨幣的世界上,開始文學出版的一場實驗。

【第四十七屆香港國際電影節】鬼才導演伊丹十三全展 十部經典作全新修復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3-03-16

時值日本諷刺喜劇大師伊丹十三(1933-1997)誕生九十周年,第四十七屆香港國際電影節(HKIFF47)特別呈獻其電影全展,向這位多才多藝的傳奇導演致敬。十部經典作品均為全新 4K 數碼修復版,讓影迷重新感受伊丹十三鏡頭下的世態人情。

【已讀不回 S2 #39】李慧詩|集氣!一起修復殘缺的我城:石井朋彥《回憶修理工廠》

已讀不回 | by 李慧詩 | 2022-12-18

Book Channel 最後一位嘉賓,將會介紹今季(希望唔係最後一季)嘅最後一本書——今集繼續有請「牛下女車神」 Sarah 李慧詩介紹吉卜力 動畫製作人石井朋彥《回憶修理工廠》!

【佬訊專欄】回復正常come on James

專欄 | by 佬訊 | 2022-06-06

在生活開始回復正常的這一兩個月,佬編聽得最多的是情侶分手,箇中籍口就像辭職理由,長篇大論只是自圓其說,真相往往不外乎因為新戀情與不夠愛,所謂對或錯,從來都不是絕對,可惜失戀的人,卻偏偏需要分對錯。

戲院表演場地終重開 文化界名人報復式入場Wish List

無秩序編輯室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2-04-29

苦候多時,終迎來防疫措施放寬,城市逐步解封,各大戲院、表演場地、文娛設施亦於上周四(21/4)重開。《虛詞》訪問幾位文化界名人,包括李敬恒、黃嘉瀛、Luna Is A Bep、黃宇軒、任俠與余家強,分享他們如何摩拳擦掌,準備「報復式入場」支持本地文藝!

生蛋拌飯之味

散文 | by 陳廣隆 | 2022-04-17

疫症肆虐以來,大家一直期望能夠「復活」,無奈兩年後仍是一片死寂,結果不少人在家學成了絕活,煮食是其一,網購好食材是其二,而這一兩年流行的日本蛋,也可說在此推波助瀾。陳廣隆則從而想到西川美和導演的《東京蒼穹下》,飯熟後,打一隻生雞蛋,澆點醬油,拌勻後,獨個兒這樣子就是一餐。最普通的家常滋味,這是故事主角「重生」的盼望,是他為「復活」而作的努力。

復刻 01 年反戰歌曲 坂本龍一推出《Zero Landmine 2022》為烏克蘭籌款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2-04-06

多年來積極就反戰、環保議題發聲的日本音樂大師坂本龍一,昨天(4日)發表《Zero Landmine 2022》,重製 2001 年的《Zero Landmine》,收益扣除成本後悉數撥捐人道組織,聲援烏克蘭。

「本土」不復存在,人類主宰自然——評拉圖《著陸何處》

書評 | by 彭礪青 | 2022-01-19

法國哲學家暨科學人類學家拉圖的近作《著陸何處》,主要針對特朗普退出氣候體制的決定,抨擊這種不負責任、只顧躲在牆內幻想自己偉大起來的態度,彭礪青這篇書評認為,比起各種政治意識形態的針鋒相對,拉圖希望人類打開腦袋的窗口,終止批判。

《藍宇》修復版再現銀幕 關錦鵬︰二十年後,復刻純粹愛情

專訪 | by 蘇麗真 | 2022-05-10

憑《女人心》正式出道,拍過《阮玲玉》、《胭脂扣》、《長恨歌》,關錦鵬擅長以鏡頭捕捉女性的堅毅、自主,說他是最擅長拍「女人戲」的香港男性導演也不為過。2001 年上映的《藍宇》是他導演生涯唯一的「男人戲」,描繪高幹子弟陳捍東與貧窮大學生藍宇,在八九前後北京發生的愛情故事,打動無數觀眾,更成為兩岸三地不少同志的啟蒙。二十年過去,《藍宇》修復版將於 1 月 13 日上映,《虛詞》與關錦鵬談電影的時代意義,也談花甲之年回到大學執教的他,對年輕導演和香港電影的寄語。

《手捲煙》:真正的江湖,一去不復返

影評 | by 失・逃 | 2021-07-26

在近年的香港電影光譜中,表面看來確是小品電影的聚集地,《手捲煙》標榜的是新導演打造的年輕聲音,從舊有的江湖電影傳統提煉新的養分,是承上而創新的嘗試。面對環境限制與時代變遷,失.逃認為《手捲煙》對於時代產生的效果,是以不言說的方式隱喻該被言說的事情。

【復刻出版】鄧小樺《斑駁日常》復刻新序:些許斑駁,亦成歷史

書序 | by 鄧小樺 | 2023-04-26

《斑駁日常》最初出版於2008年,此後一直未有重印,如今復刻,如鄧小樺於新序所言,於黑暗的潮水之中,過往的一切都有了無上的價值,些許斑駁,亦竟成為歷史。而被改變的,正是我們的日常。

留住這時光,修復舊物舊情舊香港:訪林曉敏《香港遺美——香港老店紀錄》

專訪 | by 陳芷盈 | 2021-06-24

懷緬過去常陶醉,林曉敏只是三十出頭,卻陶醉於滿載情懷記憶的舊物。畢業於中文系的她,現從事博物館工作,曾是廢墟攝影的發燒友,常流連於被時間遺棄的歷史場域,幻想內裡的前塵往事,如此的喜好與學養,活像個情深的老派人。過去兩年,社會動盪,我城失序壓抑,促使林曉敏決心創立「香港遺美」專頁,「在充滿批評聲音的社會及移民浪潮下,以溫暖的文字相片、人情故事,安撫人心,重拾人與人的連結。」

【已讀不回#51】貳叄書房:恐怖漫畫與日本文化:伊藤潤二《富江》

已讀不回 | by 貳叄書房 | 2021-06-18

怪談史是日本文化重要的一部份,日本人對恐怖故事的喜愛正是源於恐懼,伊藤潤二其中一本經典作《富江》,年輕美少女富江這角色,既描寫了伊藤潤二自己年輕時對女性的恐懼,也是超脫了受害者的悲慘女性形象,變成復仇的象徵。今集「已讀不回Book Channel」繼續請來貳叄書房三位腦細,講大家期待已久嘅伊藤潤二《富江》,記得睇喇!

影院重開 復仇式睇戲 編輯室電影節推介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1-03-05

電影院終於可以在農歷新年後重開,不同的電影節亦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編輯室就為大家精選了幾個電影節!

【復刻出版】強悍的虛擬世界──再談崑南《天堂舞哉足下》

書評 | by 勞緯洛 | 2020-08-27

鄭政恆曾評論《天堂》道:「從倒置中,在破壞傳統與擺脫命運的同時,人便得到一個嶄新的境界與視域。」我認為此話是準確的。正如崑南在書裡明示:「我在我思或我思我在,最後應是我變了另一個從未思維過從未存在過的我。」《天堂》裡展現出其強悍的書寫意志,是為了積極地尋求逃亡路線(ligne de fuite),始終以書寫持行流動變向的姿態,而奮力抗衡於現實社會結構與文化常態的惘惘威脅。故此,何游始終否定他是在逃避,而是在尋覓新的可能,猶如尋覓新的武器對抗時間的壓迫。的確,時間的焦慮亦是《天堂》的一大命題。正如德勒茲指出的,存有緊握其生之本能,則非直面時間不可,時間有兩面:一面是現存之活,一面是預定之死。而所謂的活跟死並非作為按線性時間先後發生的獨立事件,而是在活的時間啟動之際,它就共時地包含並揭開了(另一個)死的時間。如此,何游/何戲的精神分裂狀態,似乎就是在對應多個時間流同時並存的(嶄新的)可能性。

【新書】物的復活:讀吳煦斌《看牛集》

書評 | by 賴展堂 | 2022-05-11

神話會成為吳煦斌文本的另一個關鍵詞並非偶然,在小說中它埋下超越性的向度,讓魔幻的筆法水到渠成。

【文藝follow me】愛香港、讀香港:復刻文學經典《看牛集》、《天堂舞哉足下》

文藝Follow Me | by 李卓謙 | 2020-08-08

經典之為經典,經得起時間洗鍊,然而總有些經典只存在於人們的口耳相傳之間,卻難得擁有。我們翻過多少個舊書攤,逛過多少間二手書店,可能有過偶然遇上的驚喜,但更多時間都和經典擦身而過。為此,香港文學館今夏開展「香港文學經典復刻」計劃,計劃推出四本絕版多時的香港文學經典,首先出版的是吳煦斌《看牛集》與崑南《天堂舞哉足下》。

【復刻出版】崑南《天堂舞哉足下》新版序:崑崙懸圃 其尻安在

書序 | by 崑南 | 2023-04-26

時間證實了一切,香港確實變了香港錯體版,回歸後的香港再不是本體的香港。

【經典復刻】吳煦斌《看牛集》跋:生物學家的散文

其他 | by 李孝聰 | 2020-07-09

你說,有誰會關心仙人掌的感受?發現仙人掌心中的溫柔?

《你看港街招牌》:燈熄了會更發現你存在

報導 | by 我街道,我知道,我書寫 | 2021-09-24

招牌是構成街道風景重要一環。近年招牌愈拆愈少,而講招牌的書就愈出愈多。是否「燈熄了才更發現你存在」?密集的霓虹招牌曾經是香港街道的特色,甚至啟發了日本九十年代cyber punk裡各種異色風格美學,著名的《攻殼機動隊》亦可見以香港街道為藍本的空間,時至今日,那種滿街霓虹的輝煌景象可能已經不再,但我們仍能從舊照片與書籍中瞥見那時代的一鱗半爪。暫且撇下懷舊的視角,放眼今天的街道,只要我們細心觀看還是可以找到一些有趣的切入點。招牌識得睇,都可以好好睇。

【亂世俠客行——胡金銓回顧展】專訪導演林靖傑-文如其人,復活武俠片大師神采

專訪 | by 黃思朗 | 2020-05-12

文如其人,這是正為首齣胡金銓長篇紀錄片進行最後剪接、台灣導演林靖傑對胡金銓的印象。今屆「鮮浪潮」焦點影人系列(12月6至15日),選來華語電影武俠片大師胡金銓的13部經典作品回顧。透過拍攝追蹤胡金銓足跡的林靖傑,來港出席講座分享拍攝紀錄片的點滴前,訴說自己如何從「完全不熟」胡金銓,到真切感受並體會對方的神級魅力。

大業藝術書店︰文藝復興,光復心靈

專訪 | by 劉平 | 2019-07-08

整個六月像坐過山車,情緒如窗外的天氣一樣時晴時雨,有時自夢中醒來,臉上更已濕了一片。鬱悶,整個城市的人,大概都患上不同程度的情緒病。在中環上班的人尤甚,每天衝鋒陷陣似的,難得午飯時間小休,有人選擇走上金禾大廈三樓「蛇一蛇」,有時候見到鄭天儀坐鎮就聊上幾句,見不到就逕自埋首書中,從三星堆考古、敦煌壁畫、景德鎮瓷器一路睇到法國畫家米勒、德加、莫奈,古往今來的藝術世界如宇宙大爆炸一樣在眼前展開,震撼人心,也撫慰失落的靈魂。這個中環「蛇竇」,它的名字叫「大業」。

【單身動物園】呂碧城:生平可稱心的男人不多

單身動物園 | by ksiem-cheung | 2019-01-25

龍榆生稱她為「近三百年來最後一位女詞人」,英斂之讚其「能闢新理想,思破舊錮蔽,欲拯二萬萬女同胞出之幽閉羈絆黑暗地獄」,如今人們卻只為她冠上「民國剩女」的名號。倘若對呂碧城的了解再多一點,恐怕要覺得羞愧不已——這位二十歲就籌設「北洋女子公學」,三十五歲開始遊歷歐美各國,四十餘歲皈依佛門、完成不少佛學著作的神奇女性,又怎可能是被「剩下」的呢?

【無形.噪音】傳奇不再,復仇進場

書評 | by 朗天 | 2018-08-10

鍾曉陽重寫《遺恨傳奇》的消息傳來,難免令人暇想連連。一來因為《遺恨傳奇》是鍾曉陽封筆近二十年前最後一部作品,一度標誌著她無法走出自己創造出來的文字陰霾,不得不暫別文壇;如今重寫,對作者本人和一直期待她有新作的讀者來說,都該是一件大事;二來年前她重出江湖續寫《哀歌》(成品《哀傷紀》),被視為延續了某種傳奇(故事裡的,更有故事外,關於作者本人的),這次她擺明車馬,從原作斬去「傳奇」二字,可會有甚麼微言大義?尤其是對於一度被歸類為「張(愛玲)派」的「才女書寫」來說,傳奇退場本身,大抵就有一定程度的詮釋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