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社區文化景觀的可持續發展 《跑馬地:文化景觀》展覽:回看跑馬地的前生今生——專訪《跑馬地:文化景觀》的策展人鍾妙芬博士

專訪 | by  鄧烱榕 | 2024-11-25

每逢賽馬日,跑馬地都擠滿了人;刺激的比賽夾雜人們的喧叫聲響遍了整個社區。跑馬地,地如其名。我們都知道沒有馬場,這裡就不叫跑馬地。可是,賽馬日以外的跑馬地其實是一個靜謐的社區,因為大家都會去銅鑼灣也會到灣仔去,但沒有特別原因的話,便不會轉入跑馬地。鬧市的氣息被不過百多米長的電車路隔斷了,這裡有一種自成一角的氛圍,同一條街上有高級的異國餐廳也有傳統的平民茶記;有優雅的花店也有市井的凍肉舖;有外國人坐在咖啡廳悠閒地看書;也有老太太拖著車仔準備到鵝頸橋街市買餸。沿著山道往上爬,便能見到來自不同宗教的建築,這些教堂廟宇墳場更是香港作為一個移民城市的多元文化證明。正在大館舉辦的展覽《跑馬地:文化景觀》,更進一步呈現了自香港開埠以來,當初的黃泥涌如何一步一步演變成今天跑馬地的這個模樣。


跑馬地的前世今生


據《新安縣志》記載,在1841年英軍登陸香港前,當時的香港只有16條村落,人口不過5650人。而跑馬地的前生,黃泥涌村便是其中之一。開埠之初,英軍本來是計劃在黃泥涌村興建維多利亞城,後來因為山谷潮氣候濕加上瘧疾肆虐,才把維多利亞城遷往中環,黃泥涌則成了英軍軍營駐紮之所在地。但隨著這裡病死的人愈來愈多,沒法將遺體運回故鄉的軍人們只能就地安葬,於是不同宗教的墳場墓園,便一個接一個地在黃泥涌出現;英國人將此地命名為「Happy Valley」,這個「Happy」其實包含了早登極樂的意思。

然而,快活谷並沒有因為死亡而變得消沉,畢竟未死的人仍然要生活。英國人很快便把賽馬運動引入香港,並於1846年把軍營內的操場改建成馬場,舉辦了首次賽馬;到了1884年香港賽馬會正式成立,專責處理各種關於賽馬的行政事務,為日後本地賽馬運動的發展奠定了穩健的發展基礎,更讓這個社區擁有了更豐富的文化面向。「擁有140年歷史的賽馬會,當然是跑馬地的文化地標,更是大家的集體回憶之一。但原來在馬會成立之前,英國人已在這裡跑了近40年馬。而其實除了賽馬以外,跑馬地還有很多不為人知的故事。」《跑馬地:文化景觀》的策展人Anita(鍾妙芬博士)說,這次展覽是想透過跑馬地的歷史演變,引起公眾思考自然與人文環境之於城市規劃應該是環環相扣的。


於是甫進入展場,便會見到多張古老的照片和地圖,紀錄了黃泥涌村的農業生活,快活谷宗教場所的莊嚴與神聖,以及跑馬地的康樂與文化。「這些珍貴的照片都是策展團隊從不同的地方找來,有來自香港政府新聞處、香港歷史博物館、《南華早報》,或是私人收藏家;有些更是來自英國倫敦大學裡找來。特別是其中一條拍攝馬場的歷史紀錄片,便是由British Film Institute提供的。」在這些老照片裡,可以見到以前賽馬日時,馬匹從前天光道馬房橫過電車路進入馬場的經過,原來當年人和馬的距離曾經如此接近。不過最令人驚喜的,卻是一幅電車在天橋上駛過的照片。Anita解釋說:「大家現在都知道鵝頸橋,卻未必知道以前鵝頸橋下有一條寶靈頓運河。香港早期的排水系統其實很參差,1860年,一場大暴雨就沖毀了這裡大部份的引水設施,很多房屋都倒塌了。於是政府便決定在黃泥涌修建一條明渠,將山谷集水區的河水引流入維多利亞港,這便是寶靈頓運河的由來。」


看不見的城市基建


由於寶靈頓運河既窄且彎,與鵝頸相似,因此便被當時的人稱為「鵝頸澗」,架在其上的橋便稱為「鵝頸橋」,附近地區更曾得名為「鵝頸區」。當時,電車路軌曾一度舖設在鵝頸橋上,連接了銅鑼灣至灣仔的交通。直至1960年代,為了興建連接海底隧道的天橋,寶靈頓運河才改建成為暗渠,從此埋藏在地底下,直至今日仍然無時無刻地在堅拿道行車天橋地下流動著,繼續為大家暗中疏通雨水;而「鵝頸橋」一名亦被挪用至堅拿道行車天橋。「在展覽的第二部份,我們在這裡地面堆滿了小石塊,便是為了帶出跑馬地經歷過的土地用途變更、基礎設施開發、填海造地及城市化的進程。」


Anita補充說,其中一個最鮮為人知的,便是跑馬地地下蓄洪池。「這個蓄洪池其實就位置馬場下面。」原來每年雨季,跑馬地一帶都很容易水浸。但要在鬧市中大規模加建排水道,便會嚴重影響到市民的日常生活。於是在2012年渠防署便與賽馬會合作,決定在馬場地底興建一個容量6萬立方米的蓄洪池;自2017年投入運作後,便大大減低灣仔及跑馬地低窪地區的水浸風險。蓄洪計所收集回來的雨水,經消毒過濾後又可循環供馬場內11個足球場作灌溉用途,以及提供沖廁水予場內2所更衣室和附近的2所公共廁所,有剩的話更可以為食物環境衞生署提供回用水,以清洗跑馬地及灣仔一帶街道。


「這個蓄洪池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說明了即使生活在城市的我們,也並不是100%安全的,尤其是現在的天氣變得愈來愈極端,連11月還會刮颱風,便知道大自然之於人類的挑戰其實從沒間斷,所以我們在構想規劃時一定要保持韌性和適應性。」


結合文化生態的可持續性發展


展覽的最後一部份,便是一座位於複式展室中央的大型立體地形模型。觀眾只需要通過互動裝置,可以選擇不同的跑馬地「景觀」,有文化有宗教有歷史有土地用途有經濟活動也有地下基建,依照個人的選擇,互動裝置便會把相關的「景觀」分佈投放到立體模型上,讓大家對跑馬地的「構成」一目了然。而當你靜下心來,更會聽到耳邊傳來各種社區中不同的聲音,原來這是Anita的巧思,進一步讓觀眾得以沉浸在跑馬地的自然、城市及人文環境中,這些聲音也被收錄在展示跑馬地今日面貌的社區紀錄片中。


「展覽其中一個很重要的訊息,就是希望大家一起去探想城市裡的文化遺產與可持續發展的社會之間有什麼關聯,其歷史脈絡是怎樣,以後又會擔演一個什麼角色。跑馬地其實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這裡有很多不同的主題,不同的形象和風格,它的發展過程更不是線性的,而是存在著各種不同的面向,有關於大自然的,有關於文化的,有宗教的,也有道路設計的⋯⋯每一件事都有其獨特的故事和重要性,所以我們應該用一個多元的角度去看待所謂的『發展』這回事。我們常說的可持續性發展,最重要的就是共融和包容,要共融和包容的不只是不同民族,還有自然和文化,而這些東西,我們都可以在跑馬地找得到。」


大館文化遺產專題展覽「跑馬地:文化景觀」

日期:2024年11月8日至2025年2月23日

時間:上午11時至晚上7時

地點:中環荷里活道10號大館01座複式展室


延伸閱讀

作者其他文章

鄧烱榕

前《號外》主編,《what. 生活文化誌》創刊編輯。現從事文化策劃、編輯顧問、編劇等工作。

熱門文章

原址重建:《爸爸》觀後感

影評 | by 金成 | 2024-12-05

編輯推介

張愛玲與宋淇談瓊瑤 也談亦舒

歷史 | by 馮睎乾 | 2024-12-12

〈關於爸爸的兩位小演員〉

影評 | by 毛曄穎 | 2024-12-12

法協記憶與逝水年華

散文 | by 箋箋 | 2024-12-10

著名作家瓊瑤今午去世 享年86歲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12-04

重讀《安提戈涅》

書評 | by 趙遠 | 2024-12-02

隱世生活不隱世

書評 | by 亞C | 2024-12-02

方方與新寫實小説

書評 | by 黃子平 | 2024-12-09

投資學

散文 | by 雷根 | 2024-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