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館對談:監獄系列——殘損的香港筆跡:戴望舒在香港與中西區文學地圖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01-02

大館對談:監獄系列——殘損的香港筆跡:戴望舒在香港與中西區文學地圖



雖然一連四日的聖誕假期經已結束,但無論是周圍繼續閃爍的大型燈飾,還是商鋪陳列的各式精緻禮盒,似乎都在提醒我們,熱鬧尚未完場。然而在1941年的12月,這座彷彿「不會睡」的城市卻一度陷入戰爭帶來的黑暗和死寂之中。若說香港當時成了一座偌大的「監牢」,那麼在「真正的」鐵窗之後,又會是怎樣的景象?


新一系列「大館對談」是以監獄為主題,其中「殘損的香港筆跡:戴望舒在香港與中西區文學地圖」將於2024年1月8日舉行,邀請到陳智德博士和黃念欣博士進行對談,一探二戰期間的詩人戴望舒,如何在香港留下久經遺忘的、殘損的筆跡。



Dai_Wangshu

(戴望舒,1905-1950)



著名現代派詩人戴望舒(1905-50)於1938年從上海來港,因緣際會下加入剛創刊的《星島日報》,主編文藝副刊「星座」,並參與推動抗戰文藝工作。「那是一堵奇異的圍牆!⋯⋯灰色為主,卻顯得斑駁的高牆⋯⋯一九四二年的春天,日本人把詩人戴望舒困在裡面,讀過戴詩的人,都會記得。」小思老師曾於《香港文學散步》這麼形容。1941年12月,日軍攻陷香港,1942年春天,戴望舒被日軍逮捕,拘禁於中環域多利監獄,曾「挨毒打,受饑餓,受盡殘酷的苦刑」。如今,昔日的奇異高牆已然對外開放,但那座曾經象徵著傷痛與磨難的域多利監獄,會永留在〈獄中題壁〉裡——


如果我死在這裡,

朋友啊,不要悲傷,

我會永遠地生存,

在你們的心上。

你們之中的一個死了,

在日本佔領地的牢裡,

他懷着的深深仇恨,

你們應該永遠的記憶。

當你們回來,從泥土

掘起他傷損的肢體,

用你們勝利的歡呼

把他的靈魂高高揚起,

然後把他的白骨放在山峰,

曝着太陽,沐着飄風:

在那暗黑潮濕的土牢,

這曾是他唯一的美夢。


是次座談會更將閱讀《陳君葆日記》與《葉靈鳳日記》,加上香港文學地景的相關資料,遙想早期香港文人在中西區的生活起居,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的日子。踏入新一年,除了四處逛逛,也不妨走入「圍牆」,閱讀香港三十至四十年代這一巨變時期的文學圖景。




「大館對談:監獄系列 – 殘損的香港筆跡:戴望舒在香港與中西區文學地圖」

日期:2024年1月8日(一)

時間:晚上7:00至8:30

地點:大館賽馬會立方


講者:

陳智德博士

404336038_735432468462952_5450734062338719453_n



黃念欣博士

403989976_1709173666240796_7825477597671334414_n



活動費用全免,需網上預約參加,按此登記: https://qrs.ly/1kfgojh

活動以粵語進行,並提供英語即時傳譯。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編輯推介

成為貨物

散文 | by 李曼旎 | 2024-11-21

藍地亞倫

小說 | by 鄧皓天 | 2024-11-21

保釣女將鍾玲玲——陳乜

專訪 | by 陳乜 | 2024-11-21

【悼念鄭明仁】陳廣隆悼文

其他 | by 陳廣隆 | 2024-11-05

逃避自由的種類:憐憫

影評 | by 穆純 | 2024-11-05

假仙女的真情指數

書評 | by 楊佳嫻 | 2024-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