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大「爛grade展」:我們如何面對「失敗」?

專訪 | by  李卓謙 | 2018-10-05

「爛grade」,每個大學生的惡夢,每逢sem尾打開成績單看到都會打冷震,猶如傳染病避之唯恐不及,以至每次開學reg科都要四出打聽哪個coursegrade、哪個老師比分鬆手。


但浸會大學有一班視覺藝術系學生就不怕爛grade,更大膽將他們的爛grade(取得C+或以下成績)作品放進展場,公諸同好,策展人是四年級的Alysa Chan,「離開評分機制、學院制度之後,一份artwork還有沒有其他可能性?」這是Alysa決定辦爛grade展的第一個想法,她指出平常學系辦展覽,參展作品都是老師挑選的,只有他們認為好的才能入選,但她卻覺得即使不成熟或不好的作品,其實都能忠實反映創作者當時的狀態,「反映他們的創作困境都可以是一件artwork。」


grade本是平常事


不過她明言辦「爛grade展」不是要跟學校老師對著幹,只是想重新發掘所謂「爛grade」作品的可能性,因為重新檢視自己的作品後,她也承認:「我認我係做得唔好。」整個爛grade展由作品招募到佈展花了兩星期,她說要找到參展作品並不容易,「因為他們不肯交出來。有些他們當垃圾丟了。」但她卻希望同學將爛grade作品拿出來,重新思考這些作品的價值,「我們讓他們再寫一個artist statement,自由發揮,寫什麼都可以,就是讓他們重新思考自己的作品。其實是第二次創作。」結果有些人發現,原來看object labels比看作品本身更有趣。


(策展人Alysa Chan)


「爛grade大家都經歷過,會唔會有時太擔心爛grade反而影響了創作呢?我們想拉大家一起來思考,不要只是對藝術有興趣的人才來,做任何形式創作的都一樣。」Alysa形容平常上課時,大部分同學都比較被動,不太敢對其他同學的作品表達意見,可能是覺得那方面不是自己專長,怕說錯話,又可能覺得表達意見會讓其他同學覺得自己aggressive,最後往往變成只有老師在說。「在這個展場內,大家可能單純來『食花生』也好,純粹覺得好好笑,已經是一個response,但平時上堂你不會這樣。」


專長是平面設計的Alysa,中學時也是選修視藝,卻覺得從前的教育制度把自己框得太死,所以現在想做一些較好玩的東西,就辦了這個展。她說不少老師都支持她,雖然他們沒有出席討論環節。在收回來的三十多份作品中,畢業生所佔的比在學學生還多,Alysa說:「可能他們面皮較厚吧,哈哈!」回頭再看,其實爛grade也沒什麼大不了。


讀嗰樣又未必做嗰樣


現在全職做篆刻的Thomas就是其中一個參展舊生,他2013年畢業,在facebook的舊生群組看到這活動便決定參加,說是為自己的作品「平反」,「我和我的朋友是有點不忿的,可能參展的都有些是唔忿氣,當然有些是搞笑啦。」當年他上陶藝課程,做了三個觀音像,從廟宇竊取香爐灰混進泥裡,再鑄造成像,其意念是「以膜拜的剩餘物化為膜拜的象徵」,觀音像與香爐灰的存在關係互為因果,不斷滋生繁衍,同時意味宗教的傳播力。


(Thomas的作品)


意念先行,可惜技法未達標,他也只好接受。「不過我覺得評分標準有時又係得啖笑,你讀的科不代表你之後的發展路向,分數幾差都不代表你之後的作品會怎樣。」就像他現在成為了篆刻師,陶瓷已非他主力創作媒介。因為畢業要求,視藝學生需修讀不同類別的學科,當中包括藝術理論,要求學生寫論文,「作品好不好有時很主觀,除了論文。」他說,「坦白說不是每個VA學生都喜歡寫文,雖然有些人畢業作品是寫論文,很因人而異。」


(展場內也展出不少「爛grade」論文)


「試得,就預左會失敗」


2011年畢業的Julvian,現在是香港知專設計學院的兼職講師,當年他三級榮譽畢業。「其實我明知一定係3rd hon,因為我無做其他科的嘢,我只畫畫,我當畫畫是我的major。」相比起北京清華、中央、廣州等美術學院有明細的分科制度,浸大的視覺藝術系並沒有,「我又不覺得這樣會差一些,方向不同吧,你也可以說那些有分科的學院不夠闊,令學生對其他事物無認知,這裡可以給你試不同媒介、不同藝術形式,得到最基本的認知,再選一樣適合自己的,我覺得也沒問題。」


「無所謂的,都係自己揀。」後來Julvian報讀浸大的碩士課程,而讀碩士比較看重學生的作品集,所以就算三級榮譽也影響不大,「當然,你要攞scholarship就無可能。」還原基本步,他認為選讀這個課程的人,就應該理解課程要求,「達到requirement咪得囉!而且,其實唔讀你都可以做artist。」


他覺得做藝術最重要還是找到自己的方向,知道自己想做什麼,「現階段可能未必有很清晰的方向,但你知道你想做什麼,就全神貫注地去試,在試的同時你也要理解,既然試,那絕大部分情況都會失敗。」而老師就是在這情況下發揮作用,「一個好的老師,可以令你願意發問、夠膽發問,懂得如何問自己問題,再用創作回應自己,這個不斷往返的過程,才能令你進步。」


一件作品放在不同脈絡底下都會予人不同感受,而品味更是相當個人的,最後他補充:「成日講gradegrade有時係好多餘,甚至現在愈來愈多地方唔出現grading,只給comments,這樣也可以。」


DSCF2499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東尼瀧谷——貪戀村上春樹

影評 | by Ivymoksha | 2025-01-15

編輯推介

周冠威開辦電影課程 透過恐怖片探討人心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25

大衛連治的魔力

其他 | by 馮睎乾 | 2025-01-22

社畜教父卡夫卡

書評 | by Sir. 春風燒 | 2025-01-22

略談香港中文考試之存廢及其他

時評 | by 淺白 | 2025-01-21

樂諾的番茄炒蛋煲

小說 | by 梁曉聆  | 2025-01-18

悼邵家臻

詩歌 | by 李金鳳 | 2025-01-17

美國著名導演大衛連治逝世 享年78歲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16

獨力湊仔兩日談

散文 | by 曾繁裕 | 2025-01-16

東尼瀧谷——貪戀村上春樹

影評 | by Ivymoksha | 2025-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