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為張愛玲的百年誕辰,縱使正處於疫情的陰霾中,兩岸三地乃至全球華文界的張迷紛紛向這位傳奇致敬,皇冠更出版了張的百歲誕辰紀念版,一時間「張風再起」,她那華麗的文字和顛簸起伏的人生又再成了人們熱論的話題,彷彿這位高貴華麗的女作家尚在人世。她的文字經過歲月的洗滌依舊輝煌,其作品一直以來處於新與舊的交界,如今來看依然新穎另類。
作為張愛玲作品唯一合法繼承人,宋以朗對張愛玲及其作品在華文社會乃至全世界往後的發展有甚麼打算?許子東教授,這位兩岸三地聞名的「張學」研究者又是怎麼看待這些年掀起的張風?或許我們能在這場書展期間舉辦的講座中透過兩人風趣的談吐一探究竟。
張愛玲的未來——張學的發展與展望
想必看過《小團圓》的讀者們都清楚,宋以朗在二〇〇九年授權出版這本最後著作的考量。其實早在兩年前,宋首次公開張愛玲的書信時,評價已經不甚鼓舞,甚至可說劣評如潮。當時許多人跳出來質疑信中內容真偽,尤其是書中許多被「…」取締的刪除部分,但宋笑說其實自己根本沒仔細研究過張的書信內容真偽,畢竟那又不是他寫的信。至於被刪除的部分,許多內容涉及到了某些尚在生人士的私隱和名聲問題,因此不便公開。「我可不想背負與我無關的官司,我只不過是負責管理張的殘稿而已」,宋打趣道。至於在籌劃《小團圓》的出版問題時,宋坦言沒有諮詢太多的專家意見,最大原因當為版權問題。畢竟張的作品在華文界一直有著不可磨滅的地位,為了尊重張愛玲,也為了維護宋自己的版權所有權,《小團圓》必須在極為保密的情況下出版。
對於這幾年張愛玲又再成為話題,宋並不感到驚訝。尤其去年皇冠出版社推出張的百歲誕辰紀念版後,相比以前的封面,復刻版更加簡潔秀麗,吸引讀者眼球。原來這些剪影版人物都是出自張愛玲本人手筆,在宋的授權下皇冠出版為其塗上顏色,製成封面。宋更笑言隨著時間推移,世界對張愛玲文壇上的重要性愈加重視,幾年前在其丈夫賴雅的遺物中發現的張愛玲英文殘稿便是一例,可見張的作品逐漸在華文界以外引起迴響。該手稿的標題一角被咖啡跡糊去,只能依稀辨認出作品的名字為 "New England (is) China"(括號處為被糊掉的部分,部分學者推測為is),內容主要講述一個中國人在美國東北的經歷,但剩下稿件不知是不見了還是未完成,故事並沒有結局。宋和許在談及殘稿時,指出了其中的有趣之處,原來張的作品若翻成英文(無論是張自己或者譯者另譯)都顯得怪怪的,主要或是其作品中的中國元素太濃厚,若翻成外語則難以重現原文的精彩及韻味。因此當宋被問及對出版張愛玲作品的展望(vision)時,他坦言道:「這個嘛,我並沒有做甚麼詳細的五年計畫還是十年計畫。我只是單純地在整理張的遺物及文字,至於張的作品在往後是否依然膾炙人口,甚至能讓張風蔓延到華語區以外,就要看張自己的實力了。」許教授則補充道目前張風依然有可發展的空間,張作為民國時代幾位代表作家之一,在研究領域上探討「張愛玲作品和五四文學之間的聯繫」的涉獵明顯不足,其作品中許多的元素必然能啟發中國文學中青樓文化、五四文學發展等領域的研究,因此對於張學是否能繼續延續下去時,許與宋看上去一臉淡然。
「張愛玲」牌——兩岸三地的張粉應援團
當大家都認為宋許兩人的講座只會談及張愛玲作品在文壇上的影響時,宋竟然秀出了他和許教授在《第一爐香》電影中擔任路人甲乙時的合照。「這部片子的導演是許鞍華;配樂是坂本龍一;主演是彭于晏…」說著,宋臉上浮現出驕傲的笑容,這部電影竟然從後台到演員匯集了兩岸三地的重量級人物,可說是對張愛玲作品最大的肯定了。當然,張粉遍佈世界各地,定有許多未經宋以朗授權翻拍而成的電視劇及電影。宋秀出了中國大陸上映的一齣電視劇《情生緣起》,具三十年代舊上海風格的封面及劇名很容易讓人聯想起張愛玲一部大受歡迎的小說。
「好在它不是叫《半生緣》」宋咯咯笑道,隨即哄堂大笑。
除此之外,張的作品也在宋的授權下涉獵了有聲劇,在中國大陸在線影評分享平台喜馬拉雅FM可輕鬆找到張愛玲全集的有聲劇,當中包括七百集完整演繹張愛玲所有作品的有聲劇,六十堂的導讀賞析,若每天聽一兩個小時,也得聽好幾年才能聽完。談及此處,宋打趣道:「當然還有許教授的著作《細說張愛玲》,你們也可以喜馬拉雅上找到」,可見和張愛玲有關的作品數量實在龐大。
最讓人驚訝的莫過於是各式各樣「張愛玲」牌的精品了,從最普通的Tote bag、書籤到化妝鏡乃至指甲油應有盡有,彷彿張愛玲是肯德基還是麥當勞的同行,就差把她的頭像商業化地印在產品上了。許甚至提到幾年前上海那邊特意邀請他前去參加一個會議,探討對張愛玲故居重建及商業化的可行性。「一想到以後在張愛玲故居下可能有些甚麼張愛玲咖啡廳、張愛玲茶館啊,我就婉轉地提出了我的意見,我說據我認識的張愛玲,她並不是一個喜歡熱鬧的人」,如果真的實行了,張愛玲泉下有知想必哭笑不得吧。
另類張愛玲——新舊的交叉點
雖然講座主要談論宋以朗對張風今後發展的想法,兩人還是提及了某些對於張愛玲作品與生平的看法,給台下聽眾上了一課文學賞析。許教授作為張學研究中的一名權威,對張的看法可說引人深思,讓聽眾從不同角度再認識張愛玲。他指出了張愛玲筆下主要出現的兩種女性,其一為在為愛情和命運戰鬥到底的,如《傾城之戀》的白流蘇;其二則是在傳統社會中被欺辱因而欺辱人的,就如《金鎖記》中的曹七巧。許說著,隨即感嘆世間對《金鎖記》的評價實在不夠高,這部小說其實寫得比我們所看到的好太多。許續解釋道普遍學者都忽略了《金鎖記》中的審母情節。在傳統的中國文學中母愛普遍被描繪成偉大無私的形象,然而童年的經歷讓張愛玲寫出對母愛不一樣的反思。《金鎖記》前半段七巧受盡欺辱,因此在故事的後半段竟發展出畸形的母愛,害死了自己的兒女。在七巧對兒女的畸形愛護中,其實不難發現張質疑母親對兒女無微不至的關愛是控制的另一種形式;從壞的一面看,愈是照顧得兒女安妥,就愈是在滿足母親自己的控制欲。同時,許也在《金鎖記》中發現了張嘗試對母愛的反擊之二:母親對兒女不斷索取的感恩。七巧對待自己的兩個兒女是截然不同的,面對兒子是有求必應;女兒則故意行其願反之。文中常談到七巧這麼多年來為兒女的犧牲,進而讓七巧不斷要求兒女對其養育需有感恩之心。許指出,以上兩點是至今為止依然在中國文學中鮮有嘗試的元素,而張竟然一直走在華文界尖端,處理了那麼多居爭議性的話題。
在發問環節中,聽眾顯然對張愛玲更多的生平及作品有興趣,但受時間所限,宋許兩人並沒有談論更多對其的看法。「如果你們想認識得更多,可以看看張小虹的評論」,宋以朗微笑而道。在研究張愛玲的圈子裡,張小虹也算得是數一數二的著名學者。她的兩本新書《張愛玲的假髮》與《文本張愛玲》比起張學中既有的研究觀點更加新穎,張小虹以女性主義文學的角度切入,與西方古今不同名人(如莎士比亞、卡夫卡等人的作品)作比較,提供讀者一個嶄新的閱讀方向,為張學添上一分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