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衝結業,有人視之「一個時代的結束」,在沒有網絡、中文翻譯匱乏的年代,辰衝就是他們接觸外國文化與藝術的一扇窗;但亦有人強調不必留戀,因為辰衝經營不善,售書質素每況愈下,與時代脫節,早已衰亡。雙方各有執見,究其所以,辰衝值不值得懷緬? (閱讀更多)
疫情讓大眾變得疏離,閱讀是療癒身心的方法之一。讀書以外,跟隨有聲書平台「書聲」的步伐,以聲音感受文字,進入作家的文學世界之餘,不忘繼續好好生活下去。 (閱讀更多)
一晃眼,是十二年。李智良終於要出版他稱之為「第 2.5 本書」的《渡日若渡海》。《渡日若渡海》裡,敘事者像散步一樣走過城市的每天,每個片段積疊成遭遇他人的短促經驗;李智良試著問這樣一個問題:關於那些沉默的他者,該如何寫? (閱讀更多)
在絕壁般的現實前,文學就是我們的鑿壁偷光,心領神會。 (閱讀更多)
疫情高峰,今年書展果然搞唔成,出版社的網絡書展卻仍搞得熱烈,證實人們不須書展才讀書。在看不到疫情何時會終結的當下,《虛詞》編輯部特意挑選十三本好書,與讀者共同以書抗逆,療癒身心。 (閱讀更多)
車門或車身玻璃所分隔開的空間,猶如一個人看不清愛欲的全相,正好與劇情相呼應。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