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持續逾兩月,烏克蘭首都基輔久攻不下,俄軍從周邊地區撤出,將戰線東移至頓巴斯地區,轟炸醫院和避難所、打家劫舍、性侵婦孺、屠殺平民等戰爭罪行隨之而曝光。據烏克蘭官方估計,至今約五百萬國民淪為難民,超過二萬人罹難。該死的戰爭仍未停歇,該活的人一一陣亡,除了追悼前線作戰的士兵,讓我們在這篇文章裡,記念那些在這場侵略之中倏忽逝去的藝文界人士,記念他們為後世留下的文化瑰寶。 (閱讀更多)
從浸大人文及創作系畢業的沐羽,當過哲學新媒體的記者,也算在香港文化江湖打滾過; 2017 年夏天赴台深造文學,今年初在台灣出版首部個人短篇小說集《煙街》,苦難年代裡,27 歲的香港作家透過文學找到安身立命的位置,他相信作家筆下無數高低跌宕的人物,總會有天交織成錯綜複雜的一張製圖,跨越膚色與國界,呼召出尚未來臨的成千上萬張臉。 (閱讀更多)
時代從深處動蕩,俄烏戰爭的局勢發展,牽動搖撼著每個人的心靈,在如此縹緲流動的空間,各人內心都有一處可以幽隱的防空洞。今期《無形》廣邀作家以防空洞與避難所為題,書寫硝煙戰火下的恐懼、陰暗與希望,以創作回應時局,讓人摸索自身與戰爭的關係。 (閱讀更多)
據傳媒消息指,資深演員曾江今午(27日)於尖沙嘴一間檢疫酒店房間內猝逝,享年 87 歲。曾江從影近六十年,為後世留下過百部影視作品,戲路涵蓋古裝時裝、亦正亦邪。他亦是少數憑文戲進軍荷里活的香港演員,晚年憑《竊聽風雲 3》奪得金像獎最佳男配角,演技備受肯定。 (閱讀更多)